不管全世界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村上春樹
2017年周總結23/52
一、#煥心煥新#第六期打卡項目:
簡書碼字10萬+
這是4月份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緣起是聽了瀟灑姐的“目標上身法”講解,她寫不下去了就模仿偶像亦舒,我就模仿瀟灑姐吧!試一試又不會死。
可是目標分解法已經失效了,每天3333字,我只有兩天達標,剩下那些需要怎樣的洪荒之力才能完成啊,不想打臉,埋頭碼字……
二、晨間日記(156/365~162/365)
寫過晨間日記的小伙伴告訴我,每次寫完很幸福、很有動力。就是這種感覺讓我重拾記錄晨間日記的熱情。有意識地多去寫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哪怕很微小,也值得記錄,這周滿勤,yeah!
三、看電影1部
《恐怖游輪》
觀后感:《你可曾登上過這艘游輪?》
四、讀書2本
1、《能量》
全部完成這9個實驗,大約需要21天的時間,很想一口氣完成,卻在第一個實驗就遭遇不順。我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當下應該如何做出取舍?聽說過“許愿無能”嗎?目前我的狀態就是這樣,所以暫停實驗,轉而學習如何向宇宙下訂單。
2、《向宇宙下訂單》
舊書重讀。讀完《能量》忽然發覺自己根本不會跟能量場(可以叫神、宇宙、大我、最高的存在等等)下訂單,所以溫習一下。
作者貝波爾·摩爾說,向宇宙下訂單最難的部分是讓我們的潛意識接受,向宇宙下訂單這件事非常簡單。
雖然有點拗口,但我們必須明白其中的奧義。換句話表達就是,你認為向宇宙下訂單簡單,它就簡單;你認為難,它就難;事實上是,它很簡單,而你必須把自己覺得很難的木馬程序刪除后,才能輕松下訂單、輕輕松松隨時心想事成。
分享書中精華,向宇宙下訂單的細節要點:
1、去下訂單,不要光說不練假把式。
2、同樣的訂單發一次就好。
3、經由靈感接收愿望包裹。
4、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每一個愿望!
**5、愿望成真后要感到贊嘆!
**
**6、列一張清單,寫一下如果你的生活都如你所愿的變化,你會有怎樣的感覺?然后想一下,哪一點跟此時此刻的你不同。把這些寫成備忘錄小紙條,放在不同的地點。
**
五、課程學習
又一次反思,自己為什么每次報名一門課程,一開始的雄心壯志到最后都不了了之?是我這個人做事就是虎頭蛇尾,還是對方魅力不足以吸引我長久地關注、追隨呢?
六、親子陪伴
還記得四月份的煥新項目嗎?我選的是念誦生命喜悅的祈禱文,如今還在每晚進行中。
周六的晚上,給寶寶念完《甜睡吧,寶貝》后,又念了一篇《寶貝,有你真好!》。這時寶寶問了我一個問題,人能活多少歲?
彼時,腦海中出現《能量》里第三個原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原則里提到的一段話:
你以為你的生命有限——壽命不過七八十歲——然后,皺紋爬上你的臉頰,風濕讓你疼痛不堪,最終一場大病將你擊倒,入土為安。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以上種種,并不比你昨晚做的夢更真實。
所以,我回答他說:“每個人覺得自己能活多少歲,他就能活多少歲。”
寶寶接著說:“我要活一千歲半”,
我說:“那很好呀!不過,你不覺得有點太長了嗎?”
他無語。
熄燈后過了10分鐘,寶寶喊我,說他要上廁所,看到他淚流滿面,有點奇怪,問他何故。
他哽咽著說:“媽媽,你打算活多少歲?”
我說:“二百歲吧!”
他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我想讓你一直陪著我,好嗎?”
我心震驚。
據說,每個小孩終有一天都會焦慮媽媽的死亡,沒想到我娃居然這么早就覺醒了。
清楚記得我小時候的某一晚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無緣無故死了,在夢里到處去找都找不到媽媽了,恐懼蔓延的感覺把我嚇醒,心有余悸卻不敢對嚴肅的媽媽吐露真情,但那感受太強烈了,至今難忘。
不想再跟寶寶講邏輯了,直接抱緊他,輕聲細語地說:“媽媽不死,媽媽一直陪伴著你好嗎?”
他點頭。幫他擦淚——這淚太真摯了,我的心被觸動了,對我的寶寶來說,他已經明白了死亡意味著離開與缺席,這是心靈成長的一個里程碑。
本來打算寫在本子上,最后流水賬式的寫在了這里,想跟為人父母的小伙伴們分享一點,不要因為寶寶小而對死亡諱莫如深,生死教育越早開始越好。
七、健康管理
每天早起靜坐15分鐘。
用純音樂當背景,思緒依舊亂飛。
無意中搜索音頻發現了張慶祥的黃庭禪坐引導音頻,好歡喜。
去年下載了一個app,里面都是各種國際國內心靈導師的引導音樂及音頻,其中就有張大師的,可惜那個app缺乏運營管理,遲遲沒有升級,這半年來,頻繁無法登陸,也就不了了之了。
個人拙見,對于我等凡夫俗子要入門靜坐冥想,一開始最好有專業的老師引導放松入定。這也在《未來預演》里被證實,書中提倡靜坐第一階段,將大腦的分析型β波狀態,轉換成α感官狀態的方法就是類似催眠的引導。
引導是必須在開始靜坐時進行的一個步驟。事實上,它是你練習靜坐必須掌握的第一步,也是每個靜坐練習的開端。
而張慶祥老師的引導就是一種身體部位引導法,非常實用,鏈接:內心禪靜坐50分鐘
不過寶寶經常5:30就起床,我不得不中斷靜坐,很不爽,急需起的更早。
八、本周感言
瑪雅歷法進入白巫師波幅,對身心靈方面也越發有興趣。讀書、觀影不自覺地被這種題材吸引。
盡管如此,我還是悲哀的發現,所有的法門、所有的干貨,都要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
認識你自己!
否則輸入再多的課程、書籍或電影等,只能泛起生命之河當下的漣漪,無法從根本上撼動河流的走向。
拷問自己是誰,最燒腦,也最容易得過且過,對問題避而不見——這是我一直逃避的借口。
記錄、剖析、臣服、清理、等待靈感降臨,做出最適合自己當下的決定——這是我的功課。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