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我在簡書中提到跟孩子不知該如何溝通時,唐少莉師姐跟我推薦《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這本書我早已經買好了,可種種原因導致我把它暫時束之高閣。經少莉師姐一提醒,讓我終于翻開了它。
這本書我是越讀越喜歡,仿佛他就是為我的困惑而寫。我平常與人溝通容易激動發怒,喜歡有話直說,只顧自己痛快而忘了別人的感受。
看了此書,忽然覺得自己激動的情緒有了新的看法:激動不是因為情緒,而是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的想法,你就把控了自己。
此后,我嘗試跟女兒溝通時,傾聽她的訴求,她的感受,并用“你是說……”“你想……”這樣的話,把我對她說的內容理解的結果反饋給她,這樣做了以后,我發現女兒能跟我持續交流下去,語氣也很平靜。而不是以前話不投機兩句多,常用“你閉嘴”“你不懂”堵住我的嘴,不讓我多說。
女兒的思想一直很獨特,她知道的東西我一竅不通。我仿佛與她隔著銅墻鐵壁,不知何時才能走近她的內心,了解她的世界。其實溝通不是靠知識,而是理解和認可對方的感受。這是化解隔閡的靈丹妙藥。
現在她常找話題主動跟我聊,聊得特別多的是她的莫扎特和薩里亞。推薦我看《紅與黑》,聽我談感想,對她感興趣的還問些問題。也聊她的畫,讓我看她給同學畫的漫畫。因為她知道我不會再對她的言行進行否定評價和指責了。
其實我現在也才真正體會到師姐們常說的“看見孩子”,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就是能真正去體會到孩子的想法和愿望,理解他們的感受,感覺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有自尊的人的存在。
少莉師姐說這本書與錦明老師的書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也這么認為。因為錦明老師讓我們舒緩,也就是讓我們的觀念、內心想法改變。當你遇到困境時想法改變的那一剎那,你會發現你的眼前一片光明。
感賞少莉師姐的提醒,讓我及時翻開《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我翻開新的篇章。
感賞孩子慢慢放下警惕,把信任留給我。
感賞孩子為了完成寒假作業,加班加點。
感賞爸爸送孩子去學校宿舍鋪床。
投射女兒新學期,新氣象,與同學的友情更進一步,與老師越來越默契。學習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投射爸爸學習每天都有收獲。
投射自己多讀書,多思考,多感想。每天都有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