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都給我最大的印象居然是四川盆地,這樣的表述是不是有問題。
高中我學的是文科,我對地理知識的儲備并不多,以至于多次被班主任叫上去辦公室“研究”問題——把地理成績提高到同政治歷史一個水平線上。
從廣州到成都約2233公里,他是做大巴來的,按普通大巴50公里/小時的速度來算,他在車上坐了1天20 小時18分。
我沒有出省過,甚至連這樣的想法都不曾有過。很感謝為了這場不記名的相遇,他不遠萬里來到我的城市。
我們是同一個公司的暑假工,在總公司報道培訓的那天認識。他主動和我搭話,你也是來做暑假工的嗎。
我回過頭時,他站在我身后。個子不高,白白的,說話聲音不大,一身黑色衣服褲子,白色板鞋。
我點了點頭。急著離開,我沒有做過多的自我介紹。
在去公車站的路上,他和我交代自己的情況。他是四川人,來廣州做暑假工是因為爸爸在這邊工作,住在越秀區,剛高中畢業。
我當下的反應是天河離越秀這里好遠。出于禮貌,我也交代了自己的情況。
在離開前,我們互換了QQ號碼。我知道了他的姓名,最大的愛好是打籃球,最喜歡的球星是科比。
當晚我即去百度了四川的資料。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大陸西南、長江上游地區,國寶大熊貓的故鄉,都江堰,九寨溝,峨眉山,四姑娘山,色達,稻城亞丁,康定。這是我對四川最詳細的一次了解,遠遠多于比在教科書上背的。
偶然在QQ上問過彼此喜歡的城市是哪些。我的回答是廣州,上海,杭州,大連。他的回答是成都,廣州,上海。
我驚訝了一下,但是止住了好奇心。暑假工結束后,他回了四川念書。我急著回韶關,連約定好的見面也取消了。我問過他,沒有想過來廣州上大學嗎。他說沒有。他想考的大學是川師。
廣州。
我第一次去的大城市是廣州。
印象里我對廣州最大的了解就是,它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
姐姐印象里的廣州是,人多,車多,樓高。表哥和當時還年幼的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廣州只要你熟悉了交通和地鐵路線,就不怕了。
我第一次去廣州是在六年級。國慶那會和媽媽還有幾個親戚一起去玩,三天兩夜,到現在應該過去了八九年這樣子,記得當時只去了香江野生動物園和小蠻腰,就回去了。
真正讓我對廣州產生興趣是在初二那年。那時的年齡是屬于情竇初開的人。
我被表白了,還是高一個年級的學長。白色的T恤,黑色的長褲露出了腳腕,一雙黑色的球鞋,頭發被汗水浸濕了緊貼著干凈的臉,笑起來有酒窩。這是我對那個學長最深的印象。
對了,他打籃球很厲害,素描也不賴。這樣的男生在女生的眼里應該是光芒萬丈的,畢竟我當時沒有勇氣接受他的告白。
初三結束后,他回了廣州念高中。離開前,我們交換了QQ號。廣州是什么地方?離這里遠嗎?去了你還會回來嗎?那里有你認識的人嗎?那里真的能實現你的夢想嗎?你會不會認識了新的朋友就跟我生疏?
這些帶著問號的一連串的話,是在我畢業,也就是12年的6月23日那天,搬著東西離開學校前,站在校門口的心里話。因為我覺得,這一別,便是永遠不再相見。
還好歲月溫柔,我們別來無恙。
我在《我說你好你說好久不見》里寫過這個故事。也給學長看過,他說,我記起來你是誰了。
上海。
2015年08月03號,科比在上海舉行了粉絲見面會。
那時我們還在放暑假,讀書以來最長的一個暑假。我和朋友在廣州做暑假工。
當天他發了一個說說,給我張票,馬上飛上海。配圖是一張科比的照片和三張科比和臺下人群拍照的照片。
他說,這張照片是史無前例的壯觀啊。我看過去,除了科比的臉是清晰的,臺下只有一個個模糊的人頭。
當時我不懂為什么這么多人迷科比,現在也不懂。
上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我加深印象竟然是因為朋友的偶像。
從廣州北上,經過四個省到達上海。我對上海最初的印象是,上海雖是南方,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冬天會下雪。那時的我一直有個狹隘的觀點,就是除了廣東省,以上的其他省市都屬于北方的范疇。后來才了解到,2008年雪災,幾乎每個省市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上海是個神奇的地方,對我和朋友的吸引力很大。
有天我們無意間聊起來,說以后有機會要一起去上海,即使科比不會再來上海一次,我們也要去看看那年科比來過的城市,東方明珠塔,外灘,迪士尼,徐家匯,南京路,陸家嘴,世博園,等等。留個影紀念一下。
杭州。
我第一次了解杭州是在《新白娘子傳說》的片頭曲《千年等一回》里的歌詞“西湖的水,我的淚”。最近好像這句歌詞被表情包玩壞了。
杭州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是個很安靜、祥和、浪漫的城市,浙江省的省會城市。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工作人員在其中的一個地鐵站的樓梯上安裝了壓力傳感器,把樓梯漆成鋼琴的黑白鍵。傳感器與揚聲器相連,當人們走上樓梯,每走一個臺階,就相當于按下一個琴鍵,不同的琴鍵發出不同的音調。
我初見鋼琴是在五年級學校的舞蹈室里,當時就覺得,鋼琴是貴族的東西。它神圣到我敬而遠之。
在杭州劇院附近的武林人行西道里,黑白相間的鋼琴鍵盤主要由54臺階構成,踏在不同的樓梯上,會發出不同的音調。
我去百度了相關的資料,還在QQ空間上特意建立了一個相冊,存了杭州鋼琴樓梯的圖片,僅自己可見。
走出來的音樂,杭州的“鋼琴樓梯”很洋氣。
大連
我對大連最初的印象是,大連外國語大學。
高二的某個下午,我和班上一個玩得很好的同學在操場上散步。聊著聊著聊到了以后想要念的大學。
我說我想要念語言類的學校,廣東省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很不錯的一個學校。我想學英語。
她說她想要北上,去一個能夠看見雪的地方。
大連外國語大學啊。我脫口而出。
她眼神里泛著光芒看著我,我知道她想要得到我的支持。只是那天夕陽還是有點耀眼,我別過了頭。
大連,別稱濱城,三面環海,離朝鮮半島應該不遠,坐著船應該就能到朝鮮或者韓國。這是我的第二個初略的印象。
一年后,我沒有考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她沒有北上,也沒有考上大連外國語大學。我們都沒有兌現那天在操場許下的豪言壯志。
我們依然呆在廣東省。
哪天你若問我,現在的我活躍在哪個城市,我的回答依然是廣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