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成了現代人婚姻戀愛的制約,核心是異地雙方的抉擇,決定的是共同體的利益結果。
雖然古時候也有異地,但好像并沒有成為問題。古時候大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齊家之路,始于穩定的婚姻,起碼不能是異地,結婚生子,考取功名等等。也有短期或長期的異地,如進京趕考,一別許久;狼煙四起,征兵徭役。有的考取功名衣錦還鄉,有的馬革裹尸再無音訊。總體來說,古代的異地更少,像孟姜女哭倒長城的畢竟只是個別現象,異地結果更直截了當。
現代的異地,雖然是制約,但更多的已經成了一種正常現象,不僅僅受科技經濟的發展影響,電話手機的發展誕生了電話粥,以前沒有的網戀也通過互聯網散播開來,戀愛雙方更多的有緣而起,無緣而終。婚姻異地也是一樣,就我所知的本公司許多領導員工的家庭均是異地,快速發展的業務拆散了家庭,短期之內也無法聚集。而諸如此類異地婚姻還有很多,更有甚者,即使同城工作,也由于經常的出差外派借調等任務,并見不了幾次面,身處同城,形如異地。如此,不僅是對家庭的制約,也是對個人和事業的制約,在現在的浮躁社會,原本修身已經很難,齊家成了現代更難的事情。
雖說是制約,但更多是抉擇,異地在今天看來制約的只是身處異地,更何況大多數情況下的交通還是很快能夠達到的,問題是異地雙方的抉擇,而時間往往是最可怕的兵刃,時間久了,便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更沒有了依靠。精神上的依賴離不開生活中的協作,所以大多數異地的結果并不理想,也是抉擇失誤的結果,本質上是傷害了共同體的利益,以至于戀人分手,婚姻破裂或勉強維系,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異地,決定的是漸行漸遠的交流,身處異地,未及見面,難以順暢交流,乃至言語信息缺失,尤其是漢語的博大精深和男女的話語機制,交流慢慢更加困難;決定的是桀驁不遜的自由,制約機制決定于多方的貢獻,既要相互協作更要相互制約,否則便更加容易促使暴君的形成,沒有了話語權便沒有了自由。決定的還是形形色色的誘惑,糟糠之妻不可棄,但功成名就的雙方往往更難在精神上達成一致,身邊誘惑的增加,不斷進攻著防線,無非是越戰越勇或不攻自破,糖衣炮彈的進攻最抵御。
不止于異地,習慣了異地,決定了真正的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