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何供養出家修行人,很多三寶弟子充滿疑惑。如果是真正如法修行者,我們去做護持供養具有大福報。但值此末法時代,我們還需要用智慧,來判斷一個出家人是不是真正如法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真修者需遠離十惡,一心向善,身口意三業都能照十善業道來修行;而如果做不到這些,就不是真修。
不過,我們想要觀察別人是不是真修,首先自己要肯修,自己修好了,才能判斷出別人是不是真修者。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去做供養呢?
出家人缺乏的時候一定要供養,修行人困難之時得去幫助,而如果他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則可不必供養,供養了還有可能產生過失。
為什么呢?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清苦修行的情況下,往往更能保持堅固的道心,名聞利養纏上身,道心就很容易倒退,貪執也就起來了,我們這時候還做很多供養,就是間接的害了修行者。
所以佛教導在家弟子,對出家修行者要做四種供養,叫四事供養。
第一是「飲食」。出家人要吃飯,我們供養他們米面糧油。
第二是「衣服」。出家人要穿衣服,我們供養他一些僧袍,但不宜太多。
第三是「臥具」。出家人需要休息,供養他拜墊床鋪。
第四是「醫藥」。出家人會生病,則供養藥物。
以上四事供養,是最如理如法的。但是現在很多居士直接供養錢財,其實這樣挺危險的,因為錢財容易助長貪心,貪心起,則道心失,就是佛經上講的「積財喪道」。
可是出家人對於一切供養又不能不受,這是佛講應當有慈悲心為一切眾生作福田。并且由于歷史原因,近幾年,國內各大寺院都需要資金用于復建,而建立正法道場,也是每個修行者的“分內大事”。
古人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所以修行人要真正的斷惡修善,為眾生廣種福田;而佛弟子對真修者做四種供養,以及捐建正法道場,是功德極大的!
這其中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弄懂以后,在家人才知道如何去修供養、作護持,出家人才清楚如何接受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