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我很欣賞的朋友給我推了一篇文章《咪蒙: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我看到咪蒙兩字,雖然取關了很久,但腦袋里依舊彈幕不斷:
實習生、黃色標題、丑逼、賤人、low逼、毒雞湯……
我這個朋友怎么會給我推薦她的文章?
“這個營銷做得很好。”
“這個結構很好,值得學習。可以深度分析一下。”
兩句話,頓時讓我連討厭一個人都找不到理由了。
對啊!咪蒙深諳大眾心理,知道哪個詞能刺痛你,哪句話能引起你共鳴,哪個故事能讓你有極強的代入感。難道就因為她可以翻云覆雨整個輿論圈,我就討厭她?這構不成理由啊!畢竟人家無論行文還是排版,無論文字功底還是故事情感,無論用心程度還是專業精神,都可以甩我幾條街。
則其善者而從之,不是么?我即便不羨慕,也不至于討厭吧。
因為朋友推薦,我便不同于之前蜻蜓點水一秒鐘劃過,拿出深度分析該有的樣子(拿一根鉛筆在一個小本本上劃)。
行文結構,是一直被我忽視的存在。習慣了意識流寫東西,任其東西南北流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事。可是,不少于三個人私聊我“你文章是不是還有續集吶?”哪有什么續集?這就是我行文風格啊!我面不紅心不跳的把無知當個性并搖旗吶喊“我要隨性我要自由!”
從頭到尾分析咪蒙的文章,你真的不得不佩服這滴水不漏的行文結構,不得不感嘆她洗白的文字功底。
標題就不說了,借助炒作熱點咪蒙體“咪蒙:*******”。忽然想用魯迅的一句話“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雖知道她一點也不慘淡,可她勇敢啊!
文章總分總結構,讓人有始有終。我主要從傳播學的5w(畢竟畢業論文就寫的這個)來解釋這神一般結構。
What
Who
Why
In which
Whom
首先提出這篇文章要說的內容是什么(What)。是:我的助理火了。給五萬給少了。
“我的助理都成了熱點了。之前GQ的報道,上萬字的稿子,里面不經意地提起,’咪蒙的助理以前是她的實習生,現在月薪5萬。’”
這個內容選題不是空穴來風,是來源于社會上的流傳,既成了熱點,那我自己的親助理,不能只讓別人說,我肯定要自己來講。
引入這個話題,她也是有結構安排的。
如果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其中邏輯:
1為什么我要講我的助理——2因為他們已經火了——3她們為什么會火?——4因為她們有格局——5她們格局體現在哪?——6體現在她們不走尋常路——7他們怎么做到不走尋常路?——8她們選對了公司,她們還很努力——9我的助理身兼數職不是一般的助理工資給少了我實在慚愧。
步步為營,緊扣主題。絕對不是那種傷害用戶的“標題黨”。
然后講我的助理都是誰(Who)?舉了兩個例子,是不是兩個助理這個我太懶就沒去考證。一個是黃小污,一個是安迪。看人家這名字,一聽就很新媒體!怎么能不火?好吧,我實在是諂媚得有點過分。
這一部分是文章高潮。畢竟標題也點名了文章主人公“我的助理”。
為什么(Why)說咪蒙她高明呢?她為她的慚愧找了充足的理由,而且用最情感化的最簡單易懂的最有代入感的方式講出“她們拿5萬真的少了!”
1、 黃小污很有能力,高能力與高收入成正比合情合理。怎么可能不拿高薪?
2、 黃小污能力不是說出來的,是靠行動做出來,是拿業績可以證明的。怎么可能不拿高薪?
3、 黃小污這種高能力的人盡心盡力,加班加點,任勞任怨的ALL IN狀態體現了一個員工該有的工作態度。怎么可能不拿高薪?
4、 黃小污不僅會寫,還會分析;不僅會建庫,還會培訓;不僅認真,還有責任心。怎么可能不拿高薪?
看完你不免會有這樣的感嘆:臥槽!助理都這么牛,怪不得公眾號做得這么好?
如果是這樣,那她的營銷目的就達到了。
如果還有人嗤之以鼻,那也無言以對不是么?你能說,“除了談錢,還會說什么?”可咪蒙不會回你一句“你行,你給啊!”。因為肯定會面紅耳赤的。
我覺得安迪存在,是我黑轉粉的關鍵。
通過哪種方式(In which)找共鳴呢?代入感。因為咪蒙聰明的知道一大批像我一樣的90后在關注她并且經歷相似,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待形成。所以安迪出現,是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1、 特別強調了年齡,93年。請大家注意,這是咪蒙的粉絲畫像的典型特征。
2、 愛哭。這點很90后。看到哭了三次的安迪,我相信剛入職場的90后們,像安迪一樣被罵哭的都能找到同感吧,反正我有。
3、 為什么哭?其中一點就“無意”中洗白了之前被罵的那次污點。因為安迪職場經驗不足被人坑了,讓公司榮譽受損,安迪哭了。
4、 安迪哭不是孩子氣的哭,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做到才哭,所以你哭,老板還會發紅包給你。完全彰顯了人性化管理好嘛?
看到這兒,都想把畢生事業整個青春都獻給咪蒙好嘛?
哪些人(Whom)會買賬呢?
讀到安迪,如果你也是90后,是不是也會這么想?反正我的感覺就是:如果碰見這樣既可以學到東西(聽說有份內部學習寶典),同事又這么牛逼,老板又這么體察民情的公司,這的是把我賣了,我都愿意給他數錢。
瞅到五萬薪資,就算不是90后,你也會被刺痛一下吧?剛畢業兩年就可以?我畢業*年了,才**。
但就抓住這兩類人群,就足以引爆話題了。
巴拉巴拉說了這么多,好想看看咪蒙家的那個可以自我修煉的“葵花寶典”啊!說不定我也可以寫出可以讓你們都轉發的爆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