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討厭父母每件瑣事的爭吵,總認為,有什么事情可吵的,不嫌累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心里有陰影,不想長大,不想結婚,婚姻太可怕了。等到了自己在婚姻里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特別從孩子出生之后,從二人世界變換到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每天為家務活、帶孩子、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停地爭論不休。我們其實還是逃脫不了父母對我們生活習慣、處事方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與左右,我們只是父母生命角色的另一種延續。
那么,我們是否有能力讓我們的孩子脫離我們錯誤的習慣、不太溫和的家庭環境影響呢?我們的內心不想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但是卻沒有辦法做到控制自己不去嘮叨與爭吵。我們和我們的另一半雖然成長環境不一樣,人生觀、世界觀等都不一樣,但是經過幾年或者幾十年的生活,還是了解另一半的脾氣與習性的,因此,在有些事情當中,我們學會冷靜與克制之后,還是能夠很好處理與配偶甚至公婆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的。人生也就幾十年,沒有必要鉆牛角尖,讓自己的生活與心情陷入死地。
在進行律師執業之前,基本生活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真空中,不去理會他人的悲歡喜樂故事,而現在,每天接觸的人和事情,足夠寫成一部小說了,對人性的丑惡,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有的人婚姻看似美滿,只是你沒有看到他們的內心。有的人每天生活的很辛苦,卻很幸福。真是鞋子適合不適合,只有鞋主人才知道。人過了談情說愛的青春年紀,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歲月里,不再是沖動、莽撞的了,會充分考慮自己的行動帶給另一半以及孩子的影響。
因為自己是女性,接受代理以及咨詢離婚的案件特別多,面對那些女性的困惑,我也困惑,沒有辦法理解他們的另一半為何在他們的嘴里那么的不堪,既然沒有長大,既然沒有能力去負起一個男人該有的責任,那么為何去禍害別人?男人不務正業、每天沉迷游戲,沉迷于賭博,眼高手低……女人既要照顧家庭,帶孩子,又要上班掙錢養家,還要忍受男人對自己的不滿。男人能做的事情都是女人自己在做,那么這種婚姻,很多女人不喜歡,由不喜歡再到厭惡,再到絕望,最后女人寧愿選擇凈身出戶,也不要那段沒有溫暖的婚姻。
現在的社會,不是父輩們那個時代的婚姻,女人會為了孩子選擇忍耐,現在的人們講究自由,講究舒服,既然婚姻不再溫暖了,那么我們女人有權踢出每天在家裝大爺的男人。這種女人,往往比較重視自己,不會為了別人而活,即使那人是自己的孩子,她們也會忍受對孩子暫時的不舍,選擇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