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的爹是修鞋匠,于是老耿也是修鞋匠。
老耿的修鞋攤就在榆樹街,一擺就是四十年。
一把太陽傘,一臺修鞋機,一個攤開的工具箱。工具箱里碼放著鞋底、鞋掌、鞋跟、皮子、蠟線、小釘子、小錘子,小起子和一些破舊的鞋頭子,還有兩個小馬扎,是老耿的全部家什。老耿常開玩笑說,這都是寶貝,給座金山都不換。
早年間榆樹街有三個修鞋匠,改革開放以后,街北頭的那個鞋攤一掀,倒騰服裝去了。幾年后,街南頭的那個一撤攤子,干運輸去了。只剩下老耿,穩坐街中,年復一年。
老耿修鞋手藝精,價錢不貴。周圍的人都找他修鞋。那些斷了底的,開了膠的,掉了跟的鞋,拿來時全都灰頭土腦,蔫了吧唧,經過老耿一番飛針走線,敲敲打打,嘿!立馬板板正正,精精神神兒的。
老耿這人較真兒,認死理,一輩子最引以為豪的事就是從不占別人便宜。早年人來修鞋,跟他磨牙講價,他寸厘不讓。現在人來修鞋,丟下一張錢不用他找,老耿追出二里地也要找給人家。
生活好了,修鞋的越來越少了。兒子說,年紀大了,別再干了。老耿說,還有一個修鞋的,攤就得擺。
老耿的鞋攤旁邊開了家福彩站,很多人來買彩票,老耿不屑,瞇著眼睛打盹,從不愿去看一眼。
經常來買彩票的老李和老耿很熟,但老耿不喜這人,愛占便宜。
這天一早,老耿老遠就看到老李拎著一只舊皮鞋走過來。
“老耿,鞋底磨偏了。”
老耿接過鞋,看了下:“小問題,一會就好。”
老李點點頭,進了彩票站。老耿戴上老花鏡,開始修鞋。
幾分鐘,老李從彩票站出來拿鞋。一掏錢包,發現沒零錢了。就抽了張一百的,老耿說,沒零錢找,算了吧。
老李礙于和老耿熟,不好意思占這便宜,便抽出一張彩票:“七色球兩注,正好四塊錢,中獎了是你的,沒中就當你給福利事業做貢獻了。”
老李多精,彩票這玩意,買的就是個念想,哪就真中了大獎了。
老耿心中鄙夷,還是接了過來:“真中獎了,我只留下修鞋錢,剩下的還是你的。”
老李呵呵笑著,提著鞋走了幾步忽又折回,把鞋往老耿的工具箱里一扔:“下班來拿。”
看著老李走遠了,老耿把彩票隨手往工具箱里一扔。
中午,老耿的老婆來給老耿送飯,三歲的孫子也跟來了。
老婆說:“咱那片怕是真要拆了。”
老耿嚼著飯,不以為然:“該拆早晚會拆,日子還不是正常過嘛!”
孫子在旁邊拿個小紙片玩的很認真。他把小紙片塞到一只舊皮鞋里,然后再掏出來,塞進去,掏出來,又塞進去。
老耿的老婆一把拽過孫子:“這孩子,臟不拉幾的掏個爛鞋玩什么的!”
接著又跟老耿說:“別一天到晚就知道守著你的破鞋攤,人家都使勁把屋子往上接呢!大亮家院子都封了頂,聽說能多賠不少錢呢!”
老耿眼一瞪:“咱不干那事!政府說怎么賠就怎么賠,老耿不占政府便宜!”
“真是耿得從頭到腳一根筋,這輩子跟著你就落個沒餓死了!”老婆抱起孫子氣哼哼地走了。
老耿看著老婆的背影,咧嘴一笑:“你愿意的,能怎么辦?”
第二天,老耿出攤,發現彩票站門口圍了一窩人,地上一堆鞭炮皮,一條紅橫幅扯在門頭上,上面赫然寫著:熱烈祝賀本站彩民喜中雙色球二等獎195395元!
老耿想起昨天老李給他的那張彩票,打開工具箱,翻騰了一陣沒找著。老耿想可能讓風刮跑了吧。
忽然間看見老李火急火燎地跑過來。“老耿!老耿!昨天我給你的彩票呢?”
老耿說:“看人家中了十幾萬,我尋思著找出來看看能不能中五塊錢,正好能抵了昨天的修鞋錢,剛找了半天沒找著呢。”
“那是我!我!就是我的彩票,中了二等獎!你快點找!”老李急得跳腳。
老耿愣了:“老李你說的是真的?!”
“哎呦那還有假嗎!那號碼是我的生日,兒子的生日,我老婆的生日......”
老耿忽地冒了一頭汗,趕緊在工具箱里又扒拉了幾遍,又翻遍身上所有的兜,哪有彩票的影子!
老耿哆嗦著嘴:“彩票不見了......”
老李兩眼血紅:“老耿你別跟老子來這套!要不把那張彩票還給我,我跟你沒完!”
老李說這狠話時完全忘了昨天他說過的“中了獎就是你的,沒中就算你給福利做貢獻了”這句話。
彩票兌獎日期很快就到了,老耿仍沒有找到彩票,他長嘆一聲,便給老耿寫了個欠條。
這件事讓老耿很郁悶,很快就病倒了!病床上,老耿跟老婆和兒子說:"我雖是個修鞋的,一輩子一件虧心事沒做過,一毛錢的便宜沒占過,不想死了還帶著臭名聲走。老婆子,你要體諒我,拆遷款下來,先把那195391元還給老李......”
“別說了老頭子,錢咱還,你快點好起來吧。”老耿的老婆泣不成聲。
一個月后,老耿病逝。
半年后,拆遷款下來。老耿的老婆揣著195391元來到了老李家。沒想到老李得了肺癌,已經病入膏肓。
見老耿老婆來還錢,老李痛哭流涕,連連擺手,說冤枉了老耿,現世報了。
三個月前,老李單位開職代會,要求正裝。出門時老李從鞋柜拿出那雙老耿修過的皮鞋,又想起自己的195395元來。于是氣不打一處來,使勁把鞋往地上一摔,鞋翻了個個兒,從鞋窩子里跳出一個紙團來。
老李拾起展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哎呦一聲跌坐在地上。那紙團正是那張中了獎的彩票!
老耿的老婆把那張欠條在老耿墳前燒了,從此榆樹街再也沒有修鞋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