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尚龍
15年年底,我認識了一個演員,幾次工作受挫,她決定閉關苦練英文口語,閉關前,她問我,如果自己每天都學英語,堅持3個月能不能學好?
我說不能,時間太短。
她問我半年呢?我有些猶豫點點頭。
她繼續問,如果一年呢?
我使勁的點點頭,然后又搖搖頭。
她說,怎么了。
我說,一年的堅持肯定可以讓你變成一個英語口語高手,但許多人都在半途放棄了。
她笑了笑,說,你太小看我了。
16年末,我再次見到了她,她依舊接著一些不痛不癢的戲,演著不溫不火的角色,重要的是,她的英語依舊沒有提高,除了幾句簡單的打招呼,其他還是一竅不通。
于是,我問她為什么沒堅持下來。
她有些不好意思說,一年時間太長,中途總有些事情打斷了我計劃好的堅持,所以,有沒有短一點見效的方式?
她認為的捷徑,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健身房跟教練的對話,我問教練:能不能快點減20斤?
教練說:我跟你這么分析吧。如果你想一年減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3公里;如果你想半年減20斤,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如果你想要三個月減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然后堅持不吃晚飯;如果你想要一個月減20斤,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頓了,跑步就必須從原來的5公里疊加到十公里以上;那如果你想要一天就減20斤,就只能做手術了。
教練還補充一句話:做手術的風險很大,往往會有后遺癥,所以,除了堅持運動之外,并沒有什么好方法。
的確,堅持在時間的推動下,會有驚人的力量,這種力量能潛移默化的改變人。
所以,一年能不能徹底改變一個人呢?答案是能,不過你需要的,是堅持。
其實堅持最難的地方,是要學會聰明的放棄一些東西。
如果你要堅持鍛煉減肥,就要放棄臨時突然被約的飯局;如果你要堅持每天學英語,就要放棄忽然爆紅的網劇。
你不可能一邊吃著大魚大肉一邊減肥,更不可能一邊沉迷在偶像劇中一邊背著單詞。
這些放棄,往往意味著更換另一種生活狀態,并且養成習慣。
習慣一旦養成,堅持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到底怎么樣才能堅持下來,人為什么會這么容易放棄,是自己意志力不夠強大嗎?是自己天生就適合堅持嗎?
不是,人的基因就是被設計成懶惰的,容易放棄的。的確,我們都在年初的時候滿懷激動的許下宏偉壯麗的目標,卻在年終的時候無奈的搖搖頭,然后責怪自己:堅持太難了。
堅持難嗎?
難。
可是為什么有人可以堅持下來呢?
不是他們的意志力有多強,而是他們養成了習慣。
我在2014年的年初,決定在今年讀夠至少50本書,于是我在決定當天就買了20本書,放在最明顯的地方,每天不看就覺得買了好可惜,于是就決定每天用閑暇時間讀一點,我把每天晚上十點到睡前的時間擠出來看書做筆記,那段時間一定關掉手機,安靜的閱讀。
我先堅持了一周,一周后,好幾次想打開電腦或手機跟人聊聊天,出門看看電影,吃點大排檔,但我都忍住了。又堅持了第二個星期,十四天后,我開始養成了習慣,接著,如果每天不再這個時候讀書就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堅持就是這樣,前幾天難受,一旦成了習慣,就變成了下意識,不會總是鼓勵自己要堅持,自然,就能簡單很多。
所以,用一年的時間,去不間斷的做一件事情,去磨練一項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讓這項技能如影隨形的帶你去更高的平臺。
過去的一年里,我見到了許多有趣的案例,一個朋友每天堅持寫作,然后出了一本書;一個朋友每天早讀,結果托福考了100分;一個朋友堅持健身,年底秀出了八塊腹肌的照片。
他們并不比我聰明,他們只是敢再生活中做減法。
那個每天寫作的朋友,就算是聚會時也帶著電腦,無趣的寫一些東西;那個靠托福的同學,成天蓬頭垢面,幾乎半年沒有買一件新衣服;那個健身的朋友自從決定堅持后,就再也沒在晚上和我們喝酒吃夜宵。
有人說,這世界的美好都來源于堅持,堅持一天容易,堅持一周也不難,難得是堅持一年。
其實不是,人畢竟是有慣性的,堅持個十幾天,自然就養成了習慣,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
那為什么你聽了這么多道理,還過不好這一生呢?
因為你只是聽,那些人,他們在做,而且已經開始堅持了。
所以,要不要從今天起開始決定堅持一點什么,寫點能看到的小目標,養成好習慣,一年后,當你再看到這篇文章,會有什么感觸呢?
讀后感:
堅持打開100天,已經快60天了,中間因為感冒,間斷了差不多十天,加上現在過年,心中有很多小欲望,比如去廟會看看,去宜家看看。但自己內心也知曉最好還是趕緊學習排版,每天寫篇文章,想想如何去推廣,正好這段時間有空,等年后上班就沒有時間了,每天做一點吧,開始,時間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