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慶幸一種關系,那便是友人帶你認識她的友人,并分享彼此的種種。
在好友菲的帶動下,我經常跟著她去她的一個好友家里喝茶。她的好友名叫雅,經歷過一些事情,喜歡喝茶,喜歡茶藝,喜歡參禪悟道……
我和菲喜歡文學,也經常寫寫文章,內容都是些生活經歷和感受,真實且難忘。
菲說她因為一個人喜歡上喝茶,有事沒事就去找雅,喝茶間,說一些高興的不高興事情,一吐為快,聽雅講一些最近學來的茶藝知識,或者講一些寬心的道理。日子因此多了一些潤澤的滋味,多了一絲傾瀉的豁口,不再荒蕪,不再迷離,不再焦灼……
就這樣,時間長了,朋友的朋友們就都以此為聚點,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困惑的人開始舒展,正能量在彼此間傳遞,參與其中的人都用別人給的溫暖驅散了苦悶和漫漫長日的無聊。
平日里的平常人,誰又能真活成神仙,誰都脫離不了家長里短和工作生活,但片刻的茶時間,真得以安寧放松,正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
有一段時間,我因忙于瑣事,沒能參與她們組織的第一期讀書會,很是遺憾。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想想都是快事一件。
有天,菲留言給我,讓下午三點去雅家里參加一個"七杯茶"的茶會。我因事遲到了一會,匆忙間敲門進屋,只見六七人圍坐茶桌,正席上一位似有佛像氣度的中年男子在為大家泡茶,動作手法嫻熟自如。落座后,他分給我茶杯和茶盤,倒茶間,禮貌的與我點頭打招呼,大家都很安靜,雅則用柔和平緩的語調講解著七杯茶中的第四杯的要領和悟道。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帶有儀式感的茶會。既陌生又覺好奇,不禁想到了前段時間看過的《日日是好日》里講的日本的茶道。突然覺得,就這樣突兀的闖進了所謂的茶道。因為是半道上車,我似乎有些沒進入狀態,只是跟著喝了剩下的三杯,茶味已然淡了。做了要領中的深呼吸,吐濁氣,飲茶……排空煩惱,靜享芳茗。
一切,沒有那么遙遠。七杯飲畢,大家開始隨意交談,有些人并不熟,卻很能聊得來。
雅隨后又泡了名字喚作"碎銀子"的熟茶。茶湯酒紅色,色澤飽滿清亮,氣味清新淡雅,入口滑而不膩,余味醇熟,沒有一絲普通熟茶的苦澀,飲一口便覺欣喜。趕忙問雅此茶的前世今生,聽后甚喜,多飲多品了幾杯。深覺此茶歷盡磨礪,卻一身清冽,毫無滄桑之感,卻有高潔之氣。
雅的插花干了好幾束,但風姿還在。我想起了她當時發在朋友圈的捧花照,笑面如花,花映容。那束插花的鮮美曾經帶給她無比的快樂和幸福,已然流淌進她的神氣中。對,干花似乎是失了魂的軀體,而這魂應該是融在了雅的氣質中,干了,依然在那里……
喝茶間,雅端上了準備好的桃子,那是陜北農村特有的品種,個兒不大,卻味道濃郁,有的香甜,有的酸苦,如同散落各處的人們的命運一般。我說,我愛吃這農村的桃子,每次看到它們,眼中就會浮現出山村、院落、鹼畔、土窯洞、還有零星童年的記憶……
一杯茶的歡愉,一場陌生的暢談
說快樂,就快樂了
生老病死的遭遇,情感糾葛的痛楚
說哭泣,就哭泣了
有時在云端
有時在泥濘
有時明鏡里
有時雨霧中
人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