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的心肝,是家長的寶貝,但是太寵孩子也是一種錯誤的表現。
小時候聽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但是故事出自哪里不記得了,故事的名字叫《脖子上掛大餅》。
從前有一個人他很懶很懶,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有一次媽媽不得已要出門幾天,怕兒子被餓死,所以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餅,從分量上看足以維持到她回來了。知道兒子懶,放別的地方可能懶得去取來吃,就直接把大餅掛在兒子脖子上,囑咐幾聲就出門了。幾天后,媽媽回來了,發現懶漢已經餓死,而脖子上掛的大餅只吃了一點點,原來懶漢只愿意低下頭來吃大餅,夠不著了也不愿意去拿一下,結果還是餓死了。
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要讓他學著生活,學著自理,學著面對外界的一切。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班上孩子的年齡都是4∽5歲之間,他們之間都存在個體差異,有個別孩子還不會自己穿外套,但有一個孩子就特別棒,她叫黃妙言。她對語言,數學,音樂都特別敏感。她媽媽每天都有帶著她都出看看。媽媽的手機朋友圈每天都有更新,曬的全是孩子。旅游的照片,玩耍的照片,畫畫的照片,跳舞的照片等等。
有一次美術課上,我拿出實物和范畫,向孩子們講解美術作品,發放美術紙,讓孩子們做畫時,有孩子問道,"老師,我不會畫花,花怎樣畫?""你看,花是不是都有花心和花瓣呀!花心在里面,花瓣把花心包圍著,花心和花瓣的顏色是一樣的嗎?"我說道。黃妙言立刻回答道:"花心和花瓣的顏色不一樣,花心是圓形的,花瓣好像半圓,我們可以用半圓形代替。"
黃妙言小朋友是不是棒棒噠!這是媽媽經常帶她出去看看的好處。
經常陪伴孩子,帶孩子出去看看的好處:
1.可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2.學會與他人相處。
3.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班上個別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小朋友,是因為爺爺奶奶太過于溺愛,包辦太多的結果。小朋友在幼兒園自己吃飯,自己上床睡覺。回到家卻要爺爺奶奶喂著吃飯,哄著睡覺。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陪著他們一輩子,請讓他們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讓他們全程參與了,他們才能做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