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歸來,面對孩子亂七八糟的書桌,自己遍地的玩具,我的心凌亂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跟孩子說了多少次,寫完作業(yè)把書桌收拾好,把玩具整理好,聽也聽了,只是回回要提醒,自覺性太差。
出差回來后,又看見遍地的玩具,忍不住說了句:把書桌收拾好才能吃飯。
孩子小嘴撅的老高,一邊說:知道了,知道了,后音拉的長長的。
過一會,孩子跟我說:媽媽,我不想長大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我一愣,問為什么呀?
孩子說:長大了還要看孩子。
我更加疑惑了,看孩子不好嗎?
孩子說:一點也不好。
看著呵呵笑的孩子,我的心里一陣苦澀,孩子不想長大的背后,是父母的行為和態(tài)度影響。
所以,管孩子是為了什么?
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為了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權(quán),為了孩子適應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初衷多么美好。
踐行多么骨感。
管孩子的過程中,打、罵,吼,怒,等等自己不曾想用的方式都用了。
孩子這才會說出:不想長大。
不是因為爸爸媽媽愛他不想長大,而且覺得長大了還要看孩子,而看孩子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父母該好好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