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正喪的人應該懶得跟你說他很喪。
因為他喪失了他的表達欲。
從一出生開始,人就有表達欲,通過表達自己的需要來吸引別人的幫忙和關注,有些人越長大越喪失這個能力,一步一步將自己與世界隔離,或與世界融為一體,丟失了自己。
可能你會說,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說,不都是表達嗎?不一定。
很多人只是重復著別人的道理,拷貝著別人的朋友圈,活在從小老一輩遺留下來的思想,不會多問自己一句,結婚是為什么,生孩子是為什么,上班是為什么。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缺乏表達自我的勇氣,比如不敢寫文章,怕寫得不深刻;不敢放開了畫,覺得自己沒創造力;聽著別人說著很有道理的道理,我除了點頭附合以外,沒能自己再思考升級。
其實你應該發現了,這些事如果不去做,又怎么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呢?就像一位想成為作家的人說,等我成了作家再大量寫作,我們聽了會覺得很可笑,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不就是這樣嗎?
當你要表達,你得不斷思考,不斷往內心挖掘,不夠自然會向外尋找,這個過程,就是你尋找自我的過程。
創作是表達的出口。任何獨立思考都可以是創作。比如朋友圈的一段文字,一張小畫,一通電話語音等等生活中的各種小片斷,每時每刻都有機會讓你創作。雖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有些道理是共通的,有些理念是一致的,但只要加入自己的思考,那么就是屬于你自己的創作。
首先要有表達欲,這是跟自己對話,跟世界對話,沒有表達,你不存在。
再者要有創作欲,將無形的表達欲通過文字、繪畫、攝影、音樂、語言、手工、視頻等等方式輸出出來,轉為有形的形態。
如果你還不知道哪種方式適合自己,那能做的就是從自己感興趣的開始,一個個去嘗試,去排除。
比如我現在每天的一張插畫、一篇文章和一個VLOG,就是我跟自己的對話,尋找自我的過程。不容易,但能聽到自己一點點舒展開的聲音,讓人欣喜。
擁有表達欲,找到創作出口,不斷提升高度,這是沒法省略的過程。
讓別人看到你,而不是看到重復別人的你,或是每天重復昨天的你。
我是小青小青呀,是動畫師也是個人品牌踐行派。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技能變現,工作之余獲得業余收入,歡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備注:情感自由,贈送你價值298《情感自由》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