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一個叫做《書單來了》的微信公眾號推薦的。作者喬斯坦賈德還寫過另外一本著名的哲學啟蒙類書籍《蘇菲的世界》。然而《紙牌的秘密》讀下來,卻沒有給我哲學啟蒙的感覺,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小說總的架構,就是主人公在跟著爸爸找媽媽的路上,神奇地撿到一本刻在面包上的書,于是本書隨后的絕大部分篇幅,就是在講那本面包書里面的故事。而面包書里面的故事,又是作者在講述他遇到了一個神奇的人,那個人跟他講的故事。然后一層一層地嵌套,最后發現這幾個人,包括主人公,是一個家族宿命的輪回。他們的關系,分別是孫子,爺爺,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等等。多少年來,他們傳承一份事業,守住一個秘密,也經歷著相似的命運。
書里面的故事很精彩,作者布了很大一個局,在有限的篇幅里面塑造了很多個角色,尤其把撲克牌的53張牌都賦以生命。在把故事里的一些意象元素敘述完之后,進入高潮部分,53張撲克牌和兩個人類一起開會,掀開了故事的一切。像是奏鳴曲般,從平鋪直敘,舒緩清晰,到節奏加快,懸念迭生,最終迎來一個轟轟烈烈的高潮。從講故事的層面來看,這部作品是優秀的。另外,作者還用了兩條故事線的形式,一方面是主人公跟著爸爸找媽媽,同時主人公在看書,書里面的故事同步展開,兩條故事線相互呼應。所以我想,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話劇本子。
可是,說到“哲學啟蒙”,說到所謂的“人生的本質”、“自我與家族”、“真實與虛幻”,則未免帽子太大了些。除了小說本身的構思出發點,關于輪回與宿命之外,大量的關于哲學的元素都是通過主人公父親之口說出來的。比如下面這段:
“漢斯湯瑪士,時間不會過去,時間也不會滴答響。過去的是我們人類,滴答響的是我們戴著的手表。就像日出日落那樣亙古不變,時間穿透整個歷史,悄悄地、無情地一步一步蠶食人類的生命。”“就那么短短一瞬間,我們成為蕓蕓眾生的一分子。我們忙著在地球上過日子,把它當作宇宙中唯一實在的東西。你剛才不是看見,一群螞蟻在雅典高城上爬來爬去?可是這一切早晚會消失啊。它消失后,立刻就會被另一群人類和蟲蟻取代,因為永遠有新的一群在排隊等候空位……宇宙間最復雜/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人,只不過被我們當做糟粕、垃圾一樣對待”。
如此暴力的灌輸,讓我不禁懷疑作者是提前準備好了一堆“哲學性的觀點”,然后在故事中見縫插針地強塞進去。之所以我說這是“哲學性的觀點”,是因為這些觀點只是有哲學意味,并不就是哲學。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這是哲學的經典問題。如果回答是我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為傳承而來,我為守護而去,這不叫哲學。
哲學的本質是思考,也許這是作者的用意,通過一個奇妙的故事去啟發小朋友們思考。但是我不確定像前面所引述的這種暴力式的灌輸能給小朋友帶來多大的思考。也許是翻譯的原因,也許是我已不屬于這個年紀。
嗯,應該是我已過了讀這本書的年紀。這才是作者想要告訴我的,最大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