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要去跑步、節食、努力時,腦子里的兩個小人總是蹦出來糾纏一番,是要大汗淋漓、大快朵頤、苦思冥想還是強壯身體、完美體形、升職加薪呢?一個小人想安享當下、吃喝玩樂就要爽,它叫體驗自我;另外一個小人要創造成績、活出意義,它叫敘事自我。
體驗自我是我們每時每刻的意識。它沒有記憶能力,只是忠實地接受不斷的輸入并做出反應。它是一個感性的小人,很多時候代表人的動物性,如恐懼、享樂等。
敘事自我是將過去的絲絲縷縷編織成一篇故事,并為未來制訂計劃,但它不會記住所有的細節,甚至持續的時間都沒有深刻印象。據此,有一個著名的峰終定律。當去判斷一次旅行好不好玩、一個party是不是有趣、一部電影是不是精彩,人們并不會把所有的瞬間各自評分,然后求得均值,只會把最精彩的點和最后的感受提出來,基于這兩個點來評價。頂點和終點對于一個事情的體驗最重要,這就是敘事自我在起作用。兒科醫師和獸醫都很懂這個技巧。許多醫師會在診室里準備許多零食點心,在打完針或做了痛苦的檢查之后,讓孩子(或是小狗)吃點甜品。這樣一來,等到敘事自我后來回想這次問診,最后這10秒的快樂足以抹去之前許多分鐘的焦慮和疼痛。我們日常的大多數關鍵抉擇,比如挑選另一半、職業生涯、住所或度假,都是由敘事自我來決定的。昨天晚上,我給媳婦出了兩種度假方案供其選擇,1.去郊縣的白云山避暑一周;2.去巴黎購物。游覽一周,但回來時記憶會被抹去。結果,她選了2,說明敘事自我只在意故事,覺得記不住的體驗沒有價值,在已經花過錢的時候。
正因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體驗自我常常趁虛而入,大肆破壞一番,比如年初制定的減肥計劃總是經不住美食的誘惑等,甚至毒品、一夜情等等都是被體驗自我的小人攻陷所致。
兩個小人經常打架不勝煩憂,但是沒辦法消除其中一個的,只能讓其保持協調,避免滑向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