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有朋天下
關于原生個案,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網上可以收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解釋。黃志導師是原生個案創始人,原生個案包含了頭薦骨共振,他的生物動能派會更強調臨在的質感,強調于無為中有為。

學員提問:“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頭薦骨共振?”
黃志:頭薦骨共振是頭薦骨療法中的一支以生物動能為取向的療法,它是基于“人類的核心是健康在運作”這一種理解來運作。從這個視角來看,無論我們經歷何種遭遇或處于何種狀態,都有健康的因子在運作。健康,是宇宙創造力法則在每個存在的展現,它將我們的每份經歷帶回中心。
頭薦骨科醫生的創始人蘇德蘭醫生在他生命后期的工作中意識到宇宙創造力法則,這是所有生命存在的核心,蘇德蘭醫生稱之為「生命氣息」,因此他不再聚焦于外在執行師的作為,而是基于執行師的臨在品質,與案主之間的關系場域來工作,并允許生命力量(即身體內部的生命氣息)在內部自行工作。蘇德蘭先生認為我們做的越少,就能越多地激發內部的療愈力量更好地運作。頭薦骨共振工作就是在這個理解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個案形式來工作。
?頭薦骨個案的前提是執行師要創造一個安全的抱持環境,于此,執行師和案主之間的關系場域的某種東西逐漸放慢,身體內部也有些東西放慢下來,這樣開始進入更加深層的放松狀態。在放松狀態中,我們自身的療愈力量,也就是健康之力,生命的氣息開始浮現,療愈也開始發生。因此,頭薦骨共振并不是直接針對某種特定的狀況而工作,而是協助健康,人類的核心之力,協助它的運作,它的強度,自內而外工作。
?在這樣的工作中,要記住我們的中心永遠都是健康和完整的。通過堅持這份了解,我們的身體便可以獲取自身的療愈能力,療愈由內發生。大部分的治療師都是在外在工作,而執行師則是由內在工作。頭薦骨共振執行師并不是在“工作”,他們僅僅是“在”并支持生命的氣息運作,所以要創造一個適合個案的環境,讓執行師和案主都是“在”的狀態。不是來自外在的行為或者行動,而只是臨在和傾聽。
?蘇德蘭先生是這樣描述的,如如不動,即是一切。在這個寧靜的片刻,療愈自會發生。我們可以將這份寧靜比喻為針孔,它可以讓更深層情緒消融,打開更深層療愈的大門,當然,也是更深層面的理解。所以我們工作的核心就是創造一份環境,在這之間,信任開始建立并加固,身體和頭腦也愈加放松,這時我們就能夠去進入那份寧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衡的狀態,在這里我們便可以探觸到健康之力。
?因此,可以說頭薦骨共振是一種非常具有女性能量的療法,只是任其發生,通過中立的接受性傾聽,以及一定質量的臨在,與當下共振并能做出適當反映的能力,而不是靠頭腦中的想法指引工作的步驟。
?這個工作的先驅們非常清楚身體有自身的智慧和洞見,通過介入這份智慧從而允由內在的健康之力發揮其最佳狀態到極致,我們將之稱為固有的療程計劃,內在的智慧讓身體自行決定哪里需要被工作,如何被工作,以及從哪個基點開始工作。
?
執行師的角色是不打斷這種模式,而是任由內在的固有療程計劃展開找到其根源。這一過程可以通過頭薦骨共振中的一系列抱持手位,適當的言語溝通,或其他與案主聯結的方式而達到。這樣的方式讓更深層的療愈發生。其原理則是,健康永遠都是在當下,不論現在面臨的情況或者狀態多么的困難,不論是在身體上或者是頭腦上,甚至是在精神層面上,健康永遠在那里調節并使之歸于中心,試圖將身體回歸至最佳狀態。所以,頭薦骨共振只是去支持健康之力,允由我們每個人內在都存在的這股真實的療愈潛力發生,并盡可能以最佳狀態得以呈現。
。當我們觸碰一個生命,
是帶著提升自我所載的愛與感恩而來,
修行之途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