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些比較偏門的旅游景點,游客不多,反而是當地人的度假天堂。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個德國小眾旅游景點:“女巫城”戈斯拉爾、波茨坦還有卡塞爾 。
戈斯拉爾(Goslar)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哈茨山區,古有"北方羅馬"之稱,因為當地有獨特的"巫婆"文化,所以現號稱"巫婆城",其代表有:巫婆博物館、巫婆節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戈斯拉爾三面環山,其中布羅肯峰就是傳說中巫婆聚會的"據點"。冬天山上風雪很大,山頂大風雪時候光線折射,行人眼前往往會出現自己朦朧的倒影,仿佛"活見鬼"。所以,冬天山上人跡罕見。
戈斯拉爾是我到德國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雖然說這里是一個旅游景點,但是7月份到那里發現并不是旺季。漫步在羅馬人廣場,在閑暇的時間里逛逛紀念品商店,搭配一支當地的冰淇淋,一邊走一邊欣賞當地的中世紀建筑,聽聽觀光馬車的鈴聲......是打發閑暇時光的好方式。
由于地理環境的關系,這里給我的感覺感覺是十分涼爽的,山上吹來的風吹走了盛夏的煩躁,只留下一絲清爽。
波茨坦這個三個字相信大家不會陌生,讀過高中歷史課本都知道,二戰之后有一個公告叫做《波茨坦公告》,每錯,這個公告就是在波茨坦這個地方簽署的。因此,波茨坦除了有古代歷史的底蘊外,還兼具了近代歷史的氣息。
波茨坦(Posdam)是勃蘭登堡州的首府,位于柏林市西南郊,坐落于哈韋爾河邊,是二戰末期著名的波茨坦會議的召開之地。勃蘭登堡首府波茨坦與柏林僅相距半個小時的高速鐵路的路程。
我們在波茨坦參觀的行宮是塞西琳霍夫宮又叫彩麒麟宮,它位于新花園公園(Neuer Garten)區的北端,由普魯士德皇威廉二世為承襲皇位的大兒子腓特烈.威廉和媳婦塞琪琳女公爵所建造的。
塞西琳霍夫宮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是因為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首相丘吉爾及蘇聯斯大林于此舉行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并在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于此處共同發布波茨坦宣言以決定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相關條款。
塞西琳霍夫宮的建筑風格是別具一格的,沒有皇家園林的偉岸,卻多了一份別致。行宮中到處都是蔥蔥郁郁的樹木還有造型奇特的花花草草。經常是在不經意間,就能看到幾朵鮮艷的鮮花鑲嵌在角落里,顯得小巧可愛。
在德國的倒數第二天,我們一行人打算告別城市的生活,“挺進”山林,感受德國當地人度假的好去處——卡塞爾。
卡塞爾(Kassel)是德國黑森州北部唯一的一個大城市,也是黑森州內繼法蘭克福以及威斯巴登之后的第三大城市。是卡塞爾行政專區和卡塞爾縣的政府所在地。卡塞爾位于盆地之中,周圍群山環繞,景色宜人,是德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童話故事《格林童話》的發源地。市內最著名的景點是威廉姆斯赫厄,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山林公園。
我們游覽的地方是威廉姆斯赫厄,這個地方原來是王儲的行宮,所以隨處可以古代修建的王宮建筑。這里還是一個天然的氧吧,空氣中彌漫的清新讓人忍不住多吮吸幾口。
在德國游記系列的第二篇,我談到了德國的美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贊,大家可以回去翻閱我的簡書查看一下。不過在德國,其他風格的美食是值得品嘗的,下面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這道意大利式烤魚排是我在卡塞爾吃到的,也是我在德國吃到的最好吃的魚排。不得不說老板把醬做的很好吃,白色的醬料口感類似美乃滋(普通的沙拉),但是味道類似蛋黃醬,卻比蛋黃醬多了更多的香味,所以新鮮的魚排搭配這種醬料簡直完美!旁邊的烤面包也很好吃。
我在卡塞爾品嘗的第二道美食是海鮮面條,是意大利style。在德國吃面條,多是這種又長又寬的意大利扁面條,吃起來沒有方便面那么勁道,但是小麥的味道濃郁,越嚼越香。這道菜最贊的地方是把各種海鮮的鮮味精華匯入到面條中,加上奶油的點綴,吃起來滿口留香。
我當時很納悶為什么它家的海鮮面條比之前吃到的好吃,后來發現是多了很多調料,口感層次更加豐富了。這也是為什么德國的食物不太迎合中國人口味的原因。德國的食物只有簡單地烹飪,就是煎炸、煮熟,調料方面用的極其稀少,連不是重口味的我都覺得平淡無奇。
比如下面這道海鮮面條,排盤看起來真的不錯,但是吃起來總懷疑廚師是不是忘記放鹽調料了。ㄟ( ▔, ▔ )ㄏ
在女巫城的時候,我品嘗了當地的奧地利烤豬排,應該說也是我在德國吃到的最好吃的烤豬排了,沒有之一。德國貌似是歐洲國家中最喜歡吃豬肉的國家烤豬肘、燉豬肘、炸豬排隨處可見。這道菜的豬排切得比較薄,炸的酥脆,搭配清爽的胡蘿卜和花椰菜真的非常好吃。
德國經濟最發達的州——黑森州(法蘭克福所在州)的州府叫做威斯巴登,下一篇游記會隆重介紹。這里有一道菜我很喜歡那就是——農夫鍋,這道菜里面有煮得軟爛的豬肘子,卻沒有一點膻味,搭配的各種新鮮蔬菜居然可以感受到它們的原汁原味。農夫鍋里面的兩條黑胡椒口味的香腸是點睛之筆,既有豬肉的香味又混合了黑胡椒的辣味。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烤豬肘,每次吃烤豬肘之前的沙拉更讓我流連忘返,盡管是普通蔬菜沙拉,卻因為沙拉醬的奇特而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這些沙拉都是解膩的好幫手,所以下次去的德國點烤豬肘的你,記得不要先把沙拉吃光光,可以邊吃豬肘子邊配食。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實在吃不習慣德國當地餐館的食物,除了吃方便面╮(╯_╰)╭還有其他辦法嗎?
答案是:當然有啦!!!(づ??????)づ
那就是———吃中餐館!!!d=====( ̄▽ ̄*)b
請不要給我鄙視的眼神,因為我覺得當地的中餐館真的非常好吃(*≧▽≦*)n,做的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關鍵是很多中餐館都是自助餐式的,吃到飽有沒有!!
中餐館的一般是把點菜和自助結合起來,人均在100RMB左右,光是主食就有炒面、炒粉、炒飯還有白米飯(這才是真愛啊),炒蔬菜真的是一秒光那種。還有許多餐廳有自助的壽司可以吃,最最贊的是,有自助的鐵板燒,里面有我最愛的就是鱈魚了~~~
中餐館大多都是粵菜口味,但也有一些在當地比較出名的湘菜館和川菜館,什么宮保雞丁、水煮牛肉、辣子雞真的做的非常正宗!!
在德國前兩天,我們對德國食物還是抱著一絲好奇的心態,但到了最后只要聽到“金蓮花”(所住的小鎮的唯一一家中餐館)這三個字,全隊人就會兩眼放光(??????)??。只有到了外面才會發現,原來熱水、白飯、炒蔬菜是真愛有沒有!!!
喜歡去中餐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里面可以遇到很多在海外生存的華人,從跟他們的對話中,可以了解到他們的生活現狀以及思鄉情節~~~另外中餐館還有很多華人辦的報紙,內容很豐富,不過有些看完就放回去,千萬不要帶回國內,你懂的~
另外,無論是在中餐館還是西餐館,水最常見的只有五種:可樂、芬達(蘇打水)、可樂+芬達mix、啤酒、紅酒,可能有些中餐館會有茶供應,遇到就多喝一點吧。
行程的末端,我們還參觀了一家百年的氣泡酒廠,就是香檳酒廠。這家酒廠的名字叫做HENKELL,目前已經全部實現現代化的生產,生產線鋪設在滴下好幾層。在店員的講解下,我們了解到這家百年老店是如何轉變生產方式,然后產出美味的氣泡酒的。
氣泡酒生產的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如何讓酒瓶中的酵母持續發酵又不產生沉淀,因此一瓶氣泡酒需要在生產線上不斷地變化放置的位置,防止酵母沉淀在底部。目前,這家酒廠的機器能夠自動的在一段時間內將氣泡酒瓶翻轉到科學設置的度數,并且在最終的成品環節實現無沉淀。
參觀酒廠的最后,我們一行人品嘗了店里的起泡酒。淡淡的玫瑰香氣,絲絲甜味混合著不刺激的酒精,搭配店里提供的咸餅干,能夠更好地把酒的香氣帶出到口腔中,讓整個口腔回味酒的美妙。
關于德國的美食就介紹到這里啦,歡迎私戳簡信或者樓下評論。
下一篇是關于德國白菜護膚品系列和必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