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一節課《點亮小燈泡》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當電流從正極出發,經過小燈泡,再回到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燈泡才會發光。因此,在本課開始時,我做了一些改變,讓學生用兩個導線點亮一個燈泡。
在沒有上點亮燈泡一課時,我們都認為用兩根導線比用一根導線點亮燈泡更容易,所以,學生在學習完點亮燈泡后,從理論上講,再用兩根導線點亮燈泡難度就更低了。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有部分學生拿到兩根導線后,仍采用之前的方式。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學生沒有掌握好前一課的知識,但更有可能是因為學生的思維定勢。因此當發現這種情況后,我給學生提出要求,能不能將導線放置在燈泡兩邊?這樣燈泡會不會亮?經過引導,學生發現這樣的方式也可以,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我們這樣用兩只手按著小燈泡和電池之間的導線,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這個時候,就順勢提出如何更方便地固定小燈泡和電池呢?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固定電池的電池盒學生比較容易提到,至于燈座則是采用直接給出的方式。出示燈座和電池盒后,讓學生說說它們的作用和名稱,以及你認為的使用方法,為學生后續的使用提出指導。當學生連接好簡易電路后,我提出問題,現在要開關燈泡必須要拆線或拔掉電池,能不能想個更簡單的方法,比如教室里的等是如何控制的。這個時候孩子們會想到需要一個開關。此時再補發開關,雖然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發放材料以及組裝材料,但是從授課的效果上看,還是很值得。
最后關于電路圖的繪制部分:前期點亮小燈泡繪制了很多連接圖,當時就發現有的學生在偷工減料,有一些簡易畫法代替一些元件。這次正好教他們正大光明的“偷懶”。這些小家伙一聽到有偷懶的技巧,就非常的興奮,當老師的也不知道該喜還是憂。但總的來說,學生對簡易電路圖的接受度還是很高,掌握起來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