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目定在5月2日下午1時準時錄制。
石屋在4月底已經(jīng)收拾出來了,以便有的嘉賓提前一天過來可以直接入住休息。
蕪芯就是其中一位。
早來的理由是,第二天可以睡個懶覺,不用起早趕飛機。
幾位在“朋友圈”里,分別匯報了到達日期:馬陸遙跟林封會在5月1日早上搭乘同一班飛機北京飛廣州,馬陸遙下午有個雜志拍攝,關(guān)谷導(dǎo)演當日剛好在廣州取景,林封一早答應(yīng)友情客串;馬素、蕪芯會在5月1日下午到,馬素會稍晚一點;林予純、張簡臨時被通知補錄一個音樂盛典的宣傳片,要5月2日中午差不多才到,不過能確保不影響錄制。
蕪芯剛下飛機,微信傳來提示,“朋友圈”里是馬陸遙的頭像。
點開語音“兄弟姐妹們,我到家啦!我是第一個哎!”聽聲音,這孩子是興奮的。
一會兒功夫,陸續(xù)又發(fā)過來好些條,吧啦吧啦對新家進行著全方位描述,從臥室說到了客廳,然后是廚房,甚至是,衛(wèi)生間...接著是一張張圖片。
蕪芯每張都點開瞧瞧,雖然馬上就要真正會面了,卻也是覺得新奇。只是,好一陣兒也沒有人回復(fù),許是大家還都在各自忙著吧。
出機場,裝好行李,車上,蕪芯退出了群聊頁面,單獨點開了馬陸遙。
“到了呀。”
“芯姐,你什么時候到?”
“剛上車,一個小時左右吧。”
“想我沒呀?”
“陸遙,我問你啊,就你自己嗎?”
“芯姐!你怎么轉(zhuǎn)移話題啊!”
“乖啊。快告訴我。”
“林封不在!!”
“...”蕪芯松了一口氣。
“姐啊,他要在,你是不是要在外面繞一天,等大伙都到齊了,才能回來呀。”
“看你說的。”
就這樣被識破了,蕪芯說這話時也不是很有底氣的樣子。
蕪芯推著兩大只行李箱出現(xiàn)在石屋門口。
馬陸遙看見親人般飛奔過來,一個結(jié)結(jié)實實的擁抱“芯姐,我可想死你啦。”一臉燦爛的笑。
蕪芯下巴卡在他的肩頭,被勒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一只手松開行李桿,拍拍他的肩。“好好。我也是,我也是。”
馬陸遙幫著她把行李拖進去。
“姐啊。你干嘛帶這么多東西啊。”
“多帶一些,有安全感嘛。”
“有吃的沒?”
“有。”
“你這不是為了安全感。是為了飽腹感吧。”
馬陸遙推著行李,卻停在了自己門口。
“來認認門!沒事要多走動嘛!”
“呵呵...”想什么呢!蕪芯朝里面一瞥,也是被嚇到了,“馬陸遙!還說我呢,你兩個箱子也就算了,居然還有一只粉嫩成那樣。我都沒好意思帶出來。”
“什么呀!那是封哥的。”機場分開的時候,林封直接去了現(xiàn)場,馬陸遙就一道捎了過來。
“呵呵...”真是,人不可貌相!
“沒吃飯呢吧?”
“還不餓。我等馬素吧。”
“收工早的話,給你帶吃的哈。”
“不用管我,去吧。”
因為下午還有工作,馬陸遙陪她聊了會兒,也出了門。
偌大的屋子,只她一人了。
不緊不慢的歸納好洗漱用品和衣物,蕪芯開始鋪床。
對于一個寧愿一整天都賴在床上的人,這一小塊地方便是一個世界。
緊接著,她又從行李箱里拿出兩份小飛象的毛絨毯和抱枕,分別放在馬素和林予純床上。
本來她是想帶公仔過來的,可是行李箱空間確實有限,就換成了這些覺得還用得上的東西,算是一小份心意吧。
男生那邊,就不打算送了。
簡哥不會在意,陸遙哄哄就好,至于他,送了問題才大。
她把另外一只行李箱拖到廚房打開,滿滿裝著的,竟都是吃的。
來之前她聽海潮說過,午餐都是在園里的食堂跟工作人員一起,早餐和晚餐一般都要自己來做。
論廚藝她確實不擅長,只是煮個粥什么的還行。
除了簡哥和馬素,就數(shù)自己年長,總要像個樣子才好。
很早以前的她,以為粥只分大米和小米,就像粉底只分固體和液體。后來有段時間,身體不是特別好,一位懂中醫(yī)的朋友介紹她沒事煮一些粥或湯,藥食同源,平時多注意些養(yǎng)生還是好的。
所以這次,各種五谷雜糧,大大小小的罐子裝了很多過來。
考慮到只有米太單一,額外又帶了些蝦干,扇貝干,牛肉粒,香菇粒,海苔什么的,可以根據(jù)大家的口味和需求隨時調(diào)配樣式。
再就是各色各樣的花草茶了。
一一拿出來,擺放在櫥柜里。
簡單的擺放好行李,蕪芯開始整理房間。
因為前一天屋子已經(jīng)專人打掃過,并不需要過多收拾。
但石屋確實太大,僅僅是拖一遍地,也耗時很久。
即便是很簡單的打掃,也著實累壞了這個平日里并不太勤快的姑娘。
都弄好了以后,蕪芯重重地將自己摔在了沙發(fā)里,閉著眼睛,聽得到自己粗細不均的呼吸聲。
在即將進入夢鄉(xiāng)之前的0.1秒,竟自然的睜開了眼睛。
起身伸了伸懶腰,斜靠在沙發(fā),摸出手機。
"朋友圈"里,馬素發(fā)來了信息:
"@蕪芯妹子,對不住啊!我今天過不去了,要明天上午,你晚上有伴嗎?"
接著又一條:
"@馬陸遙@林封早點回去,照顧好我妹子啊!"
還能有個好消息么,蕪大美想,要是沒有了馬漂亮,她倒寧愿那兩只,晚上都別回來才好。
"@馬素沒事哈!明兒見!"
這算是蕪芯在"朋友圈"里的第一條微信了。
退出群聊,看到新消息:
"發(fā)光吧,五角星,迎接你的新朋友!可也別忘了老朋友啊!開始想你了都,加油!"。
她的小雅,永遠那么能量滿滿。
退出微信,點開微博繼續(xù)開刷。
看著私信和評論里,大家的鼓勵和祝福,好像身體內(nèi)的勇氣也在一點點增加似的。
刷著刷著,才意識到還沒有去關(guān)注《奇妙噠盆友》官微,就點進去瞧了瞧。
置頂?shù)南⑾聰?shù)萬評論,過半都帶著那個人的名字,其中十之七八竟又是對她的拜托。
"求低調(diào)善良不爭不搶的好姑娘蕪芯,不要再捆綁炒我家仙草了好不好?"
她也僅是一絲苦笑,經(jīng)歷的多了,更像有了免疫力似的。
你們真的費心了,你們不說我也知道。
可素"炒仙草"是什么東西,我只知道"燒仙草"。俗稱,龜苓膏。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