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又來陪兒子學吉他課了,如果說這個假期最大的收獲,莫過于一周三節的吉他課。關于樂器,兒子曾經在五歲的時候學過鋼琴,不過僅僅維持了一年不到就放棄了,究其原因,持家長論的認為,是大人不堅持孩子更不可能有所成就;持興趣論的認為,是孩子自身沒興趣,繼續下去只能會更痛苦;持環境論的認為,沒有周遭的熏陶很難讓孩子投入。我覺得兒子三者兼有之,我想哪怕我們具備三者之一,今天至少可以彈一曲曼妙的《致愛麗絲》了。
? ? ? ? 也許是出于喜歡《春天里》,也許是每年“聯歡晚會”的表演,亦或許是男孩內心深處的“小痞”,積攢起來的小情緒,忽然就在這個假期提出要學習吉他。琴棋書畫里,我唯獨對“琴”放棄了,雖然偶爾會有些遺憾,卻不想讓孩子做他厭煩的事。猶豫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信任”兒子,驚喜的是,這份遲來的“樂器”讓兒子這個暑期樂此不疲,從練琴到上課,那份高度的自覺讓我倍感欣慰,同時心里也多了幾分驕傲感。
? ? “旁聽”了幾次兒子的吉他課,老師確實教孩子很有方法,而且也比較有耐心。值得一提的有這樣幾個細節:一次兒子回家沒有達到練琴的時間,結果雖然會彈卻并不熟練,一直溫和的老師立即嚴肅起來,毫不留情的對兒子練琴的時間和效果進行了批評,沒有大吼也沒有拖沓,不同于其他培訓老師“裝兇”的樣子,也不同其他培訓老師害怕流失生源的遷就,這是我認可和贊同的理念和方式,因此也對培訓有了新的認識。還有一次是兒子學習新內容感到很難,老師并沒有否認孩子,很多老師通常會說,這么簡單有什么難的。他順著兒子指出的困難先肯定新內容確實不容易,但還是可以通過練習來解決的。這個細節真的要給老師一百個贊,兒子回家練習后真的突破了,之后的學琴也大大的提高了自信。第三個細節就是面對孩子的弱點,我自己的孩子我很清楚,從小到大唱歌沒有對的音,我一直很頭疼這個問題,還曾經一度想送他學學聲樂來加以改善。吉他是要彈唱的,可能是平時我們沒有顧及他的心里總說他唱歌走調(其實,怕被同學指出來更傷心),所以兒子一直不太敢開口,但劉老師還是一遍又一遍的耐心糾正,并夸贊兒子越來越好,看不出一絲煩躁,難怪兒子這幾天在家也唱的非常起勁兒。
? ? ? ? 藝術、運動這樣的課程不同于其他,進度可以靈活掌握在老師的手里,如果孩子接受的慢,老師就可以抻著講,課時多了,掙的錢也就多了。可這個吉他課的劉老師并沒有如此,他嚴格的按照進度進行教授,孩子掌握的慢回家后就多練習,按照他的要求做,就一定能夠高效、高質的完成任務。我是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純白,課后根本輔導不了孩子,但劉老師會充分的利用課上時間將孩子教會,家長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練習,每次囑咐我的時候他都會加一句,“不用擔心,他都會?!蔽液苡凶灾?,我沒有那樣的條件去找這個領域里的大咖,更沒有條件讓兒子受什么名師的指點,但能夠遇到一個責任心強,愿意傾盡全力來教授很多不足的兒子,作為母親我已然萬分感激了。
? ? ? ? 兒子現在仍然保持著對吉他的喜愛,這樣的喜愛還在持續著,我不敢想象兒子未來邊唱邊彈的樣子,也不敢奢望五音不全的媽媽能培養出一個音樂家,但至少可以當他很累的時候,拿起吉他,舒緩疲憊;可以在他傷感的時候,拿起吉他,感懷人生;可以在他遇到心儀的女孩時,拿起吉他,表達情意。學吉他的道路上,我幫不上什么實質的忙,我能做的就是幫助兒子維持他對吉他熱情,堅持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