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訪問博客,看到了電腦天才劉昕的一篇文章“在 26 歲時寫給 18 歲的自己”,很有感觸,之前在網上見過很多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其實大多都是夢想而已,今天這個寫給以前的自己,真實確切的回想總結了過去的自己,并試下如果自己怎樣才能過的更好。看完后,自己想也花花時間給以前的自己也寫封信。
試想想如果是你給10年前或n年前的自己寫信,你都會寫些什么?
我們來一起討論。
作者:劉昕
來自:http://livid.v2ex.com/essays/2012/01/24/a-letter-from-26-to-18/
正文
我知道現在的自己是再也回不去的了。可是倘若有機會,我是多么希望能讓 18 歲的你在一個晴朗的,沒有負擔的午后讀到這封信,并且多么希望你能夠將它讀上好多遍。
這樣的場景或許只會發生在奇幻電影中,26 歲的我坐在這里一字一字寫下給 18 歲的你的文字,當文字就這么不停地落下,周遭的景致便不停變化,有的記憶會消失,有的記憶會莫名浮起,不知處在什么年歲的夾在中間的我,就像是芝諾悖論中的阿喀琉斯或那只烏龜,不知道誰會最終超過誰。
而此時此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像你一樣 18 歲的少年,他們絕對無法知道在他們人生未來的歲月里將會發生的。有一天他們也會到 26 歲,那個時候他們會希望未來的自己游回這 8 年的時間河流,和青春的自己長談么?
這些文字恐怕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說教的意味,并非是現在的自己覺得那時的你做的不好。只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基于你當時所掌握的所有信息量。如果信息量發生改變,你所做的決定和之后的實際行動也就會必然發生改變。
身體
你的身體是你最寶貴的、首要的一切。
未來你所擁有的最有創造力的時間是固定的,你最有想象力的那些創造需要的是徹底不被打擾的時間,而保有完美的身體,將會始終保證你能夠將你的最好的時光都用在最美好的事情上。
不要挑食,你需要每天都均衡地攝入各種食物,那些能夠讓你健康的食物,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你需要學會為自己的所有事情做計劃,你會先根據直覺,為自己設定一個健康的食譜,然后再逐漸調整它。你的所有計劃需要放在一個你能夠經常看到的地方。
隨著你腦中的事情越來越多,你可能會越來越忽略自己的身體。所以你不僅需要的是對于保護身體的持續提醒,你更需要的是良好的習慣。
每天睡覺之前,和睡醒之后,一定要記得刷牙,并且要用牙線,只是不要用力過猛。用完牙線之后,記得用漱口水,一定要含足 30 秒之后再吐掉。只用李施德林牌的漱口水,具有強烈刺激性的味道,沒準可以啟發你的靈感。
在你的人生中,你可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段時間必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完成自己的想法。不要讓這樣的生活方式成為常態。你應該每天晨跑,還記得 15 歲中考前為了拿體育滿分的每日晨跑么?晨跑是一件會上癮的,對你的一切都有好處的事情。為了提醒自己養成這個良好習慣,用一個專門的本子記下自己每個月跑的公里數,每頁一個月,每行一天,那么在 30 歲時,你就會有一本寫滿了跑步公里數的 144 頁的本子,這只是半本中文版《一九八四》的厚度。而 12 年間,你會至少跑過 10000 公里。這不是一件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做到了,那么在你試著去完成別的事情的過程中,這件事情會給你信心。
另外就是,不要喝任何太甜的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不過,在你頭痛的時候,你或許可以稍微喝一點點可口可樂,這東西對緩解頭痛確實有點效果。
精神
讀《圣經》。找到一個輕便的版本,放進你隨身的包里。
在你高興的時候,痛苦的時候,困惑的時候,想到里面的句子,打開它,靜靜地讀。和你愛的人分享你從閱讀《圣經》中所體會的。
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最高的道德和標準,你知道這樣的存在卻并不知道其具體的面貌,只是,在你面臨選擇的時候,想到書中的那些話,想想自己要如何做會讓他高興和認可。
每個月至少讀一本和自己專業無關的書,為自己讀過的書寫下一點什么。
看你能找到的所有電影,從 IMDB TOP 250 開始看,記下喜歡的導演的名字,去 Wikipedia 看他的人生經歷,找他的其他電影來看。
這個世界會將很多的音樂推入你的耳朵,而有些特別的音樂需要你自己去尋找。找到巴赫的所有音樂去聽,不要錯過 GEB 這本書,這會是一本你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用自己不同的信息量去讀的一本書。
朋友
在你的人生中,你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人。而越往后,你所遇到的人對你而言的情況就越復雜,恐怕你們也就越難成為一生的好朋友。而那些你很早就遇到,現在卻依然在你身邊的人,你需要付出努力讓他們能夠一直在你身邊,他們是你一生的朋友。
這些努力包括:
不要簡單地覺得別人錯了,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仔細讀說明書或是往來郵件。
忘掉你為朋友做的事情 。
當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把任何人想成壞人。轉移注意力,用音樂和電影去擠掉腦中的負面情緒,一天,兩天,一周,兩周,一年,兩年后,你會看到別人在變,或者你已忘記。
整理
你需要持續地整理自己周遭的一切。因為你處在的這個世界所指向的趨勢是無序的。如果你自身不做足夠多的努力,你就會被這樣的無序性所吞噬。
暴露在空氣中的食物在一個星期之后就會變壞,沙灘上堆砌的小城堡會被風和海浪還原成沙子,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所處在的這個世界的熵在升高。
而生命的誕生、發展和存在的過程卻是與此相反的,雖然生命的最終結局是熵到達最大值時吞噬一切意義,但是那個時刻離現在的我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而在這幾十年里,你需要持續整理你周遭的一切。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一種對抗,也可以被認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積累
整理的結果,就是你的積累。而你能對這個世界所產生的有益貢獻,就是你以自己的方式所積累的。而你從這個世界所獲得回報,由你所積累的質量決定。
所以,在你 18 歲,甚至更早的時候,你就應該已然找到一個你能夠積累的方向,也可以說成是興趣的。然后你接下來所做的,就是讓這個方向上所有的信息都盡可能多的匯聚到你的大腦中,你的記憶或者說潛意識就像一片大海一樣當然是能夠裝下這一切的。然后,想象你從 20000 米的高空俯瞰大地,大地上是你日復一日所積累的信息,然后你將他們分類,合并,丟棄那些質量低劣的。你見得越多,你就越明白什么算是質量低劣的,也就必然丟得越多。
積累某個方向上的信息量是你一輩子的工作的本質。
你所積累的信息量,最終需要傳遞到別人那里去。當有越多的人需要你所積累的信息時,這個世界也就會自然給你越豐厚的回報。所以,你需要時不時的問問自己,自己現在在積累的這些信息,由這些信息所創造的現實存在,究竟能夠幫助到多少人,又被多少人所必需。
而這一切或許不會在積累之初便看得很清楚。但是,當你在做正確的事情時,你就會自然從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聽到對于你所做的事情的討論乃至感謝。這一切或許會需要時間,但是你不要覺得自己是在等待什么,你只是在持續地,習慣性地積累自己所愛的方向上的信息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