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君主們掌握了絕對的權(quán)利,因此即使有法典存在,他們還是經(jīng)常憑心情做事,比如說治人死罪。他們中有些人是為了斬除異己,有些純粹是腦殘犯了……
1、顏異因?qū)Π茁蛊庞挟愖h,惹得漢武帝很不高興。有一天,顏異與客人閑談,客人吐槽新法令造成的不便時,顏異沒有表態(tài),只是嘟了一下小嘴。張湯得知此事,立即向皇上打小報告,說顏異身為大臣,見法令有不妥之處就直說啊!你不說出來,擺出那副臭表情是什么意思?這就是在心里誹謗啊,論罪當死。
2、東吳君主孫皓,派徐紹出訪曹魏,本來這是一次很輕松的任務(wù)。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出行不到二十天,孫皓就把徐紹緊急召回來,并隨即將他處死。為什么要殺自家使臣呢?孫皓的理由很充分啊,原來徐紹快要渡江到魏國時,和隨從說起了之前在魏國的見聞,即興感嘆了一句:中原之國,山川真是太美了!
3、前秦君主苻生做了一個夢,夢到大魚在吃蒲草,又聽到長安城里的童謠:“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苻生自己會解夢啊,他琢磨既然出現(xiàn)兩次“大魚”,那肯定是姓魚的大臣會奪他的位,于是把茅頭對向當時的太師魚遵。在這個荒唐的夢和一個荒唐的令之后,魚遵和七個兒子、十個孫子通通被誅殺了。
4、還是這個苻生,閑暇時問身邊的臣子:“外面的人怎么評價我?”有人答:“天下太平,老百姓歌頌陛下圣明。”苻生怒罵:”你這損色,阿諛奉承誰啊?拉出去砍了!”隔日又問,左右的人不敢再拍馬屁:“陛下刑罰微稍微有點重。”苻生又罵:“你是誹謗我啊!快拉出去,給我砍了!”在他身邊,我這智商估計要死八百回。
5、南朝宋廢帝劉子業(yè),他的荒淫可謂是家學淵源。他喜歡大場面,在私家公園竹林堂里,經(jīng)常命令宮女扒光了滿院子跑。有一位宮女拒不從命,劉子業(yè)二話不說就把她殺了。后來,他夢見自己在竹林堂,有一個女子罵他:“你悖逆不道,活不到明年小麥成熟的時候。”于是,他就找到和夢中模樣相仿的女子,一刀砍了。
6、南朝宋的第八任皇帝劉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從小就神經(jīng)兮兮,不折騰人恨不能全身發(fā)癢,登基后更是兇狠殘暴。有一次,一個叫孫超的近侍嘴里有點異味,劉昱就對身邊的人說:“這小子肯定吃蒜了。”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劉昱竟然動手把孫超的肚子劃開了。他這么不給人留活路,怪不得十幾歲也被人弄死了。
7、北齊高家,被許多人認為是精神病家族,比如開國皇帝高洋就病得不輕。有一天,他到已經(jīng)病逝的崔暹家里,很關(guān)心地問崔暹的妻子:“你想念崔暹嗎?”崔暹妻子李氏回答:“結(jié)發(fā)情深,當然非常思念。”高洋獰笑道:“如果想念,可以自己去陰間看他,我來送你一路。”說完便抽出佩刀,一刀砍下李氏的頭,扔到墻外。
8、由于戰(zhàn)與和的立場不同,皇帝趙構(gòu)與權(quán)臣秦檜,最終將主戰(zhàn)的岳飛陷害致死。岳飛死前先被關(guān)起來,另一位將領(lǐng)韓世忠就問秦檜:“什么原因把岳飛抓起來?什么罪名啊?”歷史上記載秦檜說:“莫須有,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一個大將被抓起來要有罪名,這個罪名怎么叫莫須有呢?”
9、明太祖朱元璋,年輕的時候當過和尚,后來闖蕩社會,當過土匪義兵,因此總認為有刁民要諷刺他。僧人來復作詩:“金盤蘇合來殊域,自慚無德頌陶唐”,這“殊”字不就是“歹朱”嗎?你在諷刺我缺德,拉出去斬!常州府學的蔣鎮(zhèn)提到“睿性生智”,這“生”和“僧”同音,你在諷刺我當過和尚,拉出去斬!看你們還敢不敢諷刺我?
10、乾隆時文學家王錫侯,針對《康熙字典》的缺失,編了一套工具書《字貫》。他在書中教人如何避皇家名諱,舉例提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下撞槍口上了,被仇家參了一本。乾隆龍顏大怒,斬王錫侯及其子孫七人。有大臣獻殷勤,建議削去王錫侯的舉人稱號,乾隆認為這懲罰太輕,一定是在求情,將該大臣也降職了。
這些君主生前雖然高高在上,但死后卻無法擺脫暴君的罵名。縱使千百年過去了,以如此奇葩的理由取人性命,史書上的每一筆每一字,還是會斥責他們的荒唐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