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個體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作為群體的人類,在自然面前又何其“偉大”。個體讓度出一部分自己的主權,結成一個群體,為了使得這個群體更為高效運轉,就需要“規則”來制約和影響個體。
一個完全脫離了群體的個體擁有了行為行動上的完全“自由”,可在另一方面上,因為個體力量的弱小,在許多方面又不得不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的限制;一個處于集體中的個體交出了自己的部分主權,在行為行動上要與集體保持一致,盡管這種“一致性”違背了其內心意愿,但在面對外界不可抗力時,處于集體中的個體力量又會增強,多出幾分選擇的余地。
自由和限制恰如一個硬幣的兩面,難以分割。
而作為個體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擁有哪種自由和接受哪種限制。
在我們跟隨自己的心,權衡利弊,做出了屬于自己的選擇時,就不妨坦然接受自己所受的限制,愉悅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自由。
選擇哪種自由,接受哪種限制,什么才是內心的選擇,這需要我們畢生的思索和追尋。
我們一邊天性放蕩不羈愛自由,一邊又必須在社會、在群體中才能安身立命。二者是激烈沖突的,我們時常因此而感到撕裂和痛苦。
但是,就如同蹺蹺板的兩邊一樣,總會有一個平衡點,讓我們擁有二者的和諧。
這個平衡點在哪兒?
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引領下,在一個需要不斷挖掘尋覓的地方。
但是無論選擇何種限制與何種自由,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我們本身的力量強弱才是我們自由程度的最終決定因素。
身處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外在環境,都有自己的無奈之處,都有自己的受限之處。一些愿望,在此階段無法實現,一些局限,在此階段無法打破,一些自由,在此階段無法擁有。
那么,努力抱怨痛苦,不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積蓄力量,讓自己蛻變得更加強大,為跳上更高的臺階做足準備。
堅持努力下去,當你抵達新的境界時,你會驚訝地發現,曾經的局限已經不復存在,你擁有了曾經渴望已久的自由。
但同時,你也會發現,新的局限依然存在,更廣闊的自由還在遠方召喚。
但那又何妨?
你只需堅信一點,不斷豐滿羽翼,更廣闊的天空,更壯美的風景,終有一天會屬于你。
那么,在這個不斷變得強大的過程中,在我們遭遇內心撕裂痛苦時,不妨這樣告訴自己:
我的身體雖然局限于此時此地,但我的靈魂可以自由的飛翔;
我目前的處境雖然令人憋悶,但能屈能伸才是英雄本色;
我目前雖處于夾縫之中,但終有夾縫中求生存的辦法。
內在的矛盾永遠存在,而這,又恰恰是生命奔騰不息的原動力。
自然喜愛矛盾,果然如是。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 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