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論最為核心的一句話。當環境發生改變時,如果我們仍舊固步自封,不轉變思維方式迎接變化和挑戰,不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那么等待我們的就只有被環境所淘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適應不了社會,就要被社會所淘汰。
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不要奢望讓環境來適應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也盡量不要抱怨,要么接受現狀,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要么就努力提升自己,換個環境。很多動物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我,從形態結構、身體顏色、生活習性、食性、運動方式、呼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主動改變。而“孟母三遷”是換環境的典型。
【2】心理素質強大的人更容易成功
提到心理素質,本人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以前幾乎是逢大考前必失眠,雖然不至于影響考試結果,但失眠的痛苦自己知道。后來隨著時間推移,心理素質強大了不少。但由于十分感性,在激動、狂喜、憤怒等強烈的情緒面前,仍然是夜里與周公相見難上加難。
看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我最佩服的就是武亦姝的淡定的氣魄。在飛花令環節,很多選手被提醒重復后大腦瞬間空白,而武亦姝不僅沒慌,還迅速地微笑著接了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臨場發揮俱佳,展現了厚重的文學修養和強大的自信。
結合各方文獻和身邊案例,個人認為要培養超強心理素質,有以下幾個方法:
1. 自我肯定,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用自己的現在與過去對比,善于看到自己的進步。要學會運用正面的自我暗示,進行心理重建。每天用正面語言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反復告訴自己“我一定行!” “我是最棒的!” “我具有強大的行動力!” “我是一個聰明、漂亮的人!”“我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一定能夠瘦下來!”……并努力在頭腦中創造出成功的景象,想象自己明年這時候已經成功了,并努力相信這種感覺。
2. 驅除自卑,增強自信。對自己要客觀公正,不要拿己之短比人之長。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帶來的結果不同。在看到他人成功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背后付出的努力。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如果羨慕他人的成功,那就學習他人的方法和拼搏的精神,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勇敢堅定的上路。懷有必勝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
3.創造機會,展示自我。主動出擊,在各個場合努力展示自我,增加見識,增強自信。嘗試多與人進行交往,結交高人,獲得更快的成長。
4.心理調節和情緒調節。掌握一些心理調節和情緒調節方法,通過哭、喊、動、寫、說、轉移注意力、糾正認知偏差等方法努力讓自己放松下來,化解各種不良情緒,做一個心態平和的人。
5.知難行易,重在行。知道的再多,不去做也無用。包括我在內的好多人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啥也不說了,開始做吧。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3】臨陣磨槍or養精蓄銳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是指事到臨頭才做準備,盡管不會很鋒利,但至少比不磨更光亮,激勵人們就算到了最后時刻也要努力一下。“養精蓄銳”指養足精神,積蓄力量,保存實力,準備新的戰斗。
臨陣磨槍與養精蓄銳兩種不同迎戰方式從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不同的自信。養精蓄銳者往往更加自信,利用比賽間隙進行放松自我,調節到最佳比賽狀態。臨陣磨槍者相比來說稍微欠缺自信,利用比賽間隙能進步一點是一點。
就個人上學時考試經歷來說,往往學的好的科目,準備的較為充分,根本不需要臨陣磨槍,考前很放松。而學的一般的科目,尤其是一些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往往還會臨陣磨槍,要么考前快速復習一遍,要么概念知識能看一點是一點,萬一恰好考到那個知識點了呢?
所以個人認為,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相比來說,我更喜歡養精蓄銳,調整心態,保有一顆平常心,以穩定、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下一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