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惰性,能偷懶就不想辛苦,但對于學習,卻來不得馬虎。可是,道理人人都懂,卻還是不想學,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你不知道認真去想將來要干什么
不管是在上學,還是走入社會,每個人都要想想,自己將來要干什么。要給自己設置個目標,哪怕你沒有目標,那就干自己最喜歡的事,想辦法把自己最喜歡的事做到最好。
舉個例子說吧:小馮是一家單位的普通教師,工作之余她喜歡拍照,有事沒事總是要給自己拍幾張照片。那么小馮就可以下班后認真鉆研下怎么把自己拍的最美,即使不是很懂,那么她蠻可以網上搜索一些拍照教程,真正自己精通了,也是一種倍有面子的事,何況自己也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變現。具體方法,這里就不說了。
假如小馮就想踏踏實實的干教師這一行,也可以多學點業務知識,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很有經驗了,就可以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出來,或是發表在單位刊物上,或是發表在網上,甚至可以在教學經驗上寫成一本書。
二、你不知道學了有什么用
不知道自己學的東西,到底有多大作用,或者說有沒有作用。自己總是感覺學的東西用處不大,其實每樣東西學精通了,都是條路。君不見office辦公大神就是在網上賣教別人怎樣使用辦公軟件掙到錢的,你會的東西都真真正正的精通了嗎?
有靠教別人帶孩子賺錢的、有靠教別人化妝賺錢的……,每個人都應該會一項技能,哪怕這項技能再小。也許現在還沒用,將來呢?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三、你不知道學習什么
知道要干什么,還知道學了有用,那就要解決學什么的問題了。到底學什么呢?當然是學自己最興趣的東西了。也許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對自己的選擇是否感興趣。
比如,想當個作家,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對作家有興趣,那就先試試吧。先嘗試著把它當成一種興趣,慢慢的把它培養成興趣,直到愛上了它。因為你不去嘗試,不經歷試錯的過程,就真的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了。
四、你自己就準備這個樣子了
我想,大多數人都安于現狀,拿著工資,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直到終老。也許,這確實是種平凡且自我感覺幸福的生活。可也有人不滿于現狀,但自己不想嘗試,逼不得已的安于了現狀。
認為幸福的,祝福他們一直幸福下去;不滿于現狀的,嘗試著做各方面的努力,哪怕經歷千百種的錯,堅信自己總能找到那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且行且看,畢竟學習是你自己的事,誰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