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現象很神奇,很多人明明生活在一個城市,接受著差不多的訊息,有的人甚至混跡的圈子都是一樣的,客觀存在的事物也幾乎一模一樣,但每個人眼中的世界仍然是不同的。
從這一個現象我能想到很多。
以前我對鮮花從來不敢興趣,對收到鮮花更是。但開始留意室內布置后,發現一束花一叢樹枝甚至一捧有姿態的雜草,都可以讓整個房間變得有生機,變得更加溫馨。然后鮮花突然就“活”在了我的生活中。我的朋友圈里,經常能看到賞心悅目的插花作品。在辦公室里走動,看到很多女生的辦公桌上放著各種花束,有些人還會每周更換。也想起了以前的室友,房間里總是放著一捧鮮花,10多平米的臥室擺了5、6盆小植物。
這個月月初,我無法忍受辦公桌上看不到鮮花,冷漠無情又機械化。周末就去花店給自己買了盆玫瑰,看著一個個小巧的花骨朵,我的眼睛變亮了,是孩童得到玩具的欣喜。每天上班看看它,下了班為它澆澆水,明亮的顏色完美的輪廓,我多看一眼就多喜歡一點。趁著午睡的空檔,還拿起鉛筆臨摹了一張百合花,先不管畫的好不好,但對花的接觸又更密切了。
花是一直在的,只是最近才“出現”。
《后會無期》這部電影播出后,大家都知道了一句話“聽過很多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仔細想想,這些聽來的道理,真的是我的嗎?難道不是一直扮演著路人的角色,聽了卻放在一邊?
你將那些至理名言束之高閣,又怪自己飽讀詩書卻一無所獲。多么矛盾。
但每一個道理,或信息,從出現到被吸收,有主觀的選擇在。因為個人的喜好不同,每一個選擇共同構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這是很容易懂也不需要深思的事情。但帶來的體驗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可以從一個人的氣質看出來。
不過每一個世界都很奇妙,我喜歡去別人的世界里逛一逛,偶爾會看到稀奇玩意。翻表弟的朋友圈看到了“紋身”,原來這也是一種藝術,貝克漢姆的幾十個紋身幾乎是將他的故事刻在了自己身上,隨身攜帶。從好朋友那接觸了一些奢侈品,雖然我不曾擁有,但也開始擺正心態知道了怎么面對這些天價的商品。還有一個發小,喜歡待在古風圈,最近迷上了制作發簪,每一個都古樸雅致,又讓我長了見識。
很想知道,別人又從我這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世界那么大,其實我每天都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