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底層人士的英雄夢想破滅史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作品,它展示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法國社會的廣闊天地,涉及了從法國外省到首都巴黎的生活風情。

紅即象征軍隊,黑即象征教會。在描寫病態(tài)愛情悲慘結局的同時,也揭示了在紅道勢力和黑道勢力統(tǒng)治下的法國社會的丑惡。

小說主人翁于連,是一位普通木匠的兒子。他雄心勃勃,不甘貧賤,一心向往拿破倫時代的生活,渴望建功立業(yè),青云直上。他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

因為他精通拉丁語,能將圣經倒背如流,有幸去市長家里當家庭教師。從小孤獨的于連,蔑視所有資產階級和貴族,包括虛偽和只為名利的神甫。當于連在市長家里做家庭教師的時候,天真、善良的市長夫人被于連溫柔的氣質和不俗的外表所吸引,愛上了他。

在他倆私情被匿名告知瑞那先生的時候,瑞那夫人盡力保護于連,幫助于連進入了一家神學院學習神學,自己則極其虔誠地在上帝和神甫面前懺悔。

后來,他到拉穆爾先生家里當秘書。他的與眾不同,讓高貴、美麗又思維敏捷的拉穆爾小姐對他產生了興趣,并主動表白。但這一段感情卻讓他十分苦惱,拉穆爾小姐因為自己高貴的身份,無法接受索雷爾這一低賤的姓氏而對于連忽冷忽熱,讓于連的自尊心深受傷害。

當他得知拉穆爾小姐懷了他的孩子以后,兩人共商如何躲過父親和貴族社會的不解順利地走到一起。正當于連認為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時,瑞那夫人的誣蔑信讓于連失去了冷靜,他打傷了瑞那夫人后鋃鐺入獄,被判處死刑。

于連追求"英雄夢想"的經歷,是對那個社會形態(tài)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他一心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得到社會的認可,實現自己的野心。?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談何容易?他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作戰(zhàn)計劃”,使出各種手段,但又會深深地自責。

在小說中,于連經歷了兩段愛情。一段是他與市長夫人瑞那夫人的感情,然而他的愛情出發(fā)點卻是建立在“征服”的基礎上,是一種狂熱的占有欲。第二段是他與侯爵的女兒瑪娣兒特的愛情。兩段感情,都是扭曲的。他急于想通過“愛情”讓自己得到上流社會的承認,來達到自己出人頭地的目的。結果,卻是失掉了自己的性命。

夢想,是要有的。但是,不要為了夢想,就不擇手段。否則,會得不償失的。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