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從地鐵站出來,外面又飄起了雨,撐著傘往回走的時候,再一次感覺今年的梅雨季節特別漫長,陰雨綿延、時晴時陰,這樣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
往年的梅雨最多下上半個多月也就漸漸停了,太陽會從大朵大朵的烏云后露出來,將明晃晃的陽光傾灑在這個讓人覺得快要發霉的城市。但今年的太陽卻遲遲不見蹤影,就算偶爾會有陽光透過烏云的罅隙照射出來,也很快就會被綿延的陰雨遮蓋。
撐著傘看了一眼手機上的天氣APP,接下來一個星期的天氣標志,依舊是云朵夾雜著閃電,或是云朵傾灑著雨水,那個代表晴天的太陽小標志依然不知道藏在哪里。
耳機里,彭坦深情唱著“我住在北方,難得這些天許多雨水,夜晚聽見窗外的雨水,讓我想起了南方。”
最近一直在聽達達樂隊的這首《南方》,感覺詞曲里飽含了太多深情和想念。可能是因為我從出生到長大,再到現在工作,一直都沒有離開過南方,所以很難理解他們這群去北京追尋夢想和謀求生活的男孩們對南方有著一種怎樣的執著和思念。
雖然我也曾去過北京,去過沈陽,去過北方的很多地方,但旅行和生活畢竟是兩碼事,所以盡管我去過,卻也無法感同身受。
南方,對于我來說更多的是一個區域名詞,是我腳下踩著的潮濕土地,還有頭頂上天空綿延不絕的陰雨。
彭坦和達達樂隊唱著的《南方》,會是哪里呢?是任何一座空氣潮濕,土地松軟,充滿著無數瑣碎事的城市?還是某一個充斥著無數回憶,到處都是紅和藍的地方?
彭坦說,寫這首歌是因為有天晚上,北京忽然下起了大雨,雨聲特別大,那天他沒關窗戶,窗外潮濕的感覺撲面而來,那感覺就像是在蘇州。
有人說,曾經蘇州的小巷酒吧,蘇大后巷子,曾經的街頭古惑仔,曾經的故事,都因為這個當時他們認為土八路的樂隊而全部改變。大家開始喜歡搖滾,喜歡玩音樂,喜歡喝啤酒。吳國人的纏綿和煙雨感,被達達樂隊以搖滾的方式唱誦出來。
可惜,達達樂隊就像很多其他的普通樂隊一樣很快就解散了,如同流星一般驚鴻一瞬,一切都只能交給時間去回味。
蘇州,這座城市,是他們心里的南方城市,也是彭坦歌聲里的南方。
聽彭坦唱著他心里的那個南方,我想著若是有一天我去北方工作和生活,心里想著和懷念著的會是哪座城市?南方地域廣闊遼遠,但總會有一座城市代表著我們各自心目中的南方。
我在安徽出生和長大,在蘇州讀書和生活,旅行的時候去過南方的很多地方,走過武漢的長江大橋,喝過長沙盛夏時節的綠豆湯,淋過昆明的春雨,吃過成都的串串,被重慶的日光暴曬過。
也曾一路向北,一心往西,路過很多城市,穿越過無數山川河流,環游過大半個中國,最終還是如同倦鳥一般回到了老家。也曾想過將來在上海或者成都定居,但直到今天依然未能成行。
如今我生活在了蘇州,這座我年少時無比渴望將來能安居和生活的地方,可現在當我真的如愿待在這座城市之后,想法卻又不一樣了。有時候,我們會感慨理想和現實總是有著巨大的差別,理想太過豐滿,現實太過骨感。其實有些年少時的理想最終會實現,但當我們真的抵達之后,卻發現原來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未能實現的愿景成為新的理想,而曾經的理想成為了現在想要擺脫的現實。
但不論在這座城市過得如何,不管為什么曾經渴望到來,現在又渴望離開,若是有一天我去了北京或者北方的任何一座城市生活,那么我心里想著和懷念最多的城市,也一定是蘇州,因為它在我的心目中代表著南方。
雖然我并不是在這里長大,第一次戀愛也并不是在這里,可我真正脫離家庭和學校一個人獨立生活卻是在這里。我每天沿著四通八達的地鐵穿行在這座城市里,迎送太陽每天的朝升日落,等候著每一年夏天如約而來的季風和有時冬季偶爾飄落的雪花,我在這里戀愛,也在這里失戀。
除了旅行,我畢業之后的大多數回憶都與這座城市相關聯,不管是平靜、喜悅、失落還是悲傷都在這里。習慣有時候是一件很有意思卻又很難改變的事情,習慣了一個人在這城市生活,習慣了它的交通和生活便捷,習慣了人們的行色匆匆和淡漠的疏離,習慣了不管是在便利店、超市還是醫院都要排隊,也習慣了它匪夷所思的房價,盡管我從未考慮過將來要在這里買一套房子,雖然我根本買不起。
其實南方可以有很多符號來代表,可以是秦淮河的烏篷船,可以是西湖上的畫舫,也可以是很多其他的東西,不一定非要是蘇州護城河上的馬達聲或是黃浦江上的夜游船。
雖然蘇州在我心目中代表著南方,但這城市我依然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我還是只熟悉拙政園、平江路、觀前街之類游客們常去的地方。
有時候熟悉一座城市,并不一定是要熟知它的每一條街道和馬路,也不一定要了解它的歷史和文化。適應它的節奏,熟悉它的四季變遷和氣候變化也是一樣,就像每年都如約而至的季風和雨水一般。
窗外的雨水淅淅瀝瀝,梅雨依然不知道什么才會停,南方的夏季總是伴隨著雨水。
耳機里彭坦唱著:那里總是很潮濕,那里總是很松軟,那里總是很多瑣碎事,那里總是紅和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