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捋順了Lex搞出來的陰謀,并且分析了Lex作為反派的動機。(鏈接www.lxweimin.com/p/92de71e37cf2)那么這回我們來接著討論超人的另一個敵人:蝙蝠俠。
首先還是來捋捋劇情吧,直到開戰之前,蝙蝠俠這邊主要在做兩件事:一是尋找氪石的下落,二是培養對超人的仇恨。
尋找氪石這條線非常的清楚:一開始蝙蝠俠抓住幾個小嘍啰審問,然后順藤摸瓜找到小嘍啰的上司(一個俄國人);再追蹤俄國人的手機,找到了隱藏在幕后的Lex;又從Lex那里找到了資料,知道了氪石的下落;最后從Lex那里搶到了氪石,用來打造成對付超人的武器。
不過這條故事線推進的比較啰嗦,前期我們就只知道蝙蝠俠在調查一件事,直到電影演了70多分鐘以后,我們才知道蝙蝠俠要找的是氪石。這條線敘述的也很瑣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影劇情的連貫性,也很影響觀眾的理解,這是電影中的一個敗筆。
而我更感興趣的是另外一條線索,即蝙蝠俠是如何一步步決定殺掉超人的。電影一共用了9個場景來鋪墊蝙蝠俠與超人的矛盾,下面我們就來一幕一幕的分析這些場景。
1、電影開場,韋恩夫婦的葬禮。
沒錯,每一次講蝙蝠俠的故事,都要從他童年失去父母這件事說起。雖說大家可能都對這個故事聽膩了,可作為蝙蝠俠在DCEU(DC電影宇宙)中的第一次出場,再講一遍這個故事其實非常有必要。
【再啰嗦一遍這個故事:年幼的Bruce 和父母一起去看電影,回家時在暗巷中遭遇歹徒搶劫,歹徒在Bruce面前殺掉了他的父母。】
這是蝙蝠俠的起源,也是影響蝙蝠俠性格的重要原因。即使片中的蝙蝠俠已經步入中年,但他仍沒有從失去雙親的痛苦中走出來。正是他父母的死亡,讓蝙蝠俠變得陰暗、暴戾,同時也讓他選擇了站在正義的這一方,他幾乎盡其一生用于維護哥譚市的秩序。因為他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他想讓更多的人免遭這種折磨。
當然,以上這些內容,電影不可能花費過多的篇幅去介紹了。這屬于觀眾在看電影之前就要做好的功課,至少應該大致了解蝙蝠俠這個人物。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電影開場的內容。
電影的開場白:
“There was a time above, a time before, there were perfect things, diamond absolutes. But things fall, things on earth. And what falls is fallen.”
“曾經有過一段時光,在那時,一切都很完美,宛若鉆石般純粹。但世間萬物都會隕落,凡隕落之物,最終都會墮落。”
按照我的理解,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是指,在蝙蝠俠失去父母之前,他還覺得這個世界是光明的,是屬于正義的。但父母的死亡讓他看到了世界上的陰暗與罪惡,他的黑夜從此降臨。這段話可以很隱晦的照應到片名《正義黎明》,也就是說,自從父母死后,蝙蝠俠的人生陷入黑夜;直到片尾超人的死亡,才讓他又一次看到了這個世界上光明正義的一面,讓他看到的人性的盡頭不僅僅只有罪惡與墮落,還會有些許殘存的善念。那么他的黑夜由此結束,從此迎來黎明。
這種意象也可以從接下來的情節中體現出來。
韋恩夫婦的葬禮上,小Bruce想要逃離,結果不小心跌入了蝙蝠洞。然后是幻想的段落,蝙蝠洞里的蝙蝠托起了受傷的Bruce,將他帶出了蝙蝠洞。“在夢中,他們將我帶向光明,一個美麗的謊言。”這句話也可以解讀為,在現實中,蝙蝠俠并沒有被帶向光明,正相反,他迎來了他人生中漫長的黑夜。
從蝙蝠俠性格成因開始講起,就可以解釋后面的劇情中,他總是采用殘暴的手段來打擊罪犯,也鋪墊了他對于超人的極端態度。
2、超人在大都會的大戰,拆毀了韋恩大廈。
這是導致蝙蝠俠與超人對決最直接的原因。
親眼目睹了超人在大都會的大戰,蝙蝠俠看到了超人那可怕的力量。即使超人是出于拯救世界的目的去和佐德將軍對打,但他們的戰爭仍然造成了很多的傷亡。從這時起,蝙蝠俠就開始提防著超人,認為他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是個威脅。
3、蝙蝠俠與管家的對話①
要說上一場景中,蝙蝠俠對于超人的敵意還只是一個眼神來讓觀眾自行體會,那么這一場景就表現的更加直觀了。
蝙蝠俠對待罪犯的態度越發極端,他給那些他審訊完的罪犯留下了蝙蝠烙印,這件事出現在了報紙上。管家也發現了蝙蝠俠的改變,他知道這是超人對蝙蝠俠的影響。“狂熱、憤怒、無能為力的感覺,這都會把好人變得殘暴。”
這里,管家已經很明確的點出,蝙蝠俠對于超人的仇恨源自哪里。蝙蝠俠親眼看到他的員工在超人引起的大戰中無辜受害,就像他當年看著父母被奪去生命卻無能為力一樣。他在超人面前感到渺小,超人的力量超出了這個世界能夠承受的范圍。因此蝙蝠俠會憤怒,會把這種憤怒投射到超人身上。
4、蝙蝠俠的夢境①
這是我始終沒有理解的一段劇情。
夢境的內容大體是:
蝙蝠俠拿著一束花來到父母的墓園
然后導演給了墓園兩個特寫:
蝙蝠俠發現媽媽的墓碑開始流血:
墓碑后面突然出現一只人形蝙蝠:
在這一場戲中,我能大概感受到蝙蝠俠內心的恐懼,還有他對于父母的緬懷。但是,這場戲對于劇情有什么推動作用嗎?或者,有沒有更加刻畫蝙蝠俠的性格?如果把這場戲刪掉,對電影有什么影響嗎?這些問題我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如果你有自己的理解,歡迎來一起探討。
5、Bruce Wayne 遇到Clark Kent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場景,畢竟電影的名字就叫做《蝙蝠俠大戰超人》。而在這場戲中,兩個人還不知道對方的秘密身份,他們以兩個普通人的身份提前進行了一場口頭撕逼。
Clark詢問Brece對于蝙蝠俠的看法,Bruce為蝙蝠俠辯護;Bruce又把話題引到超人身上,認為超人對地球是個威脅,Clark也否認了這個觀點。
這場戲算是對蝙超兩人矛盾的一個概括,簡而言之,超人不認可蝙蝠俠對待罪犯的殘暴方式,而蝙蝠俠認為超人對地球是個威脅。從這一幕開始,兩人的矛盾已經擺到了臺面上,只需要輕輕的一推,兩人就能打起來了。而掐表一看,此時差不多正好是第一幕結束、進入第二幕的時間。
6、蝙蝠俠的夢境②
在夢中,蝙蝠俠去搶氪石,結果被人算計,他寡不敵眾,被抓了起來,而敵軍的首領,竟然是超人。
這個夢境的信息量太大了!
首先是夢境中這個巨大的Ω標志,這是漫畫中的大反派達克賽德的標志。達克賽德是誰?你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宇宙級別的超強大反派就足夠了。(多了我也講不清,目測他會是《正義聯盟》中的反派?)
其次是超人的軍團,他們的衣服上有超人的S標志,我隱約覺得這是在向漫畫原著的致敬,也屬于彩蛋之一。有網友分析是《不義聯盟:人間之神》,我去翻了下漫畫,這服裝差的有點遠啊。無奈我看過的漫畫少,并不能get到電影的致敬梗。
然后是超人在殺掉蝙蝠俠之前,對蝙蝠俠說的一句話:“她是我的世界,你卻把他從我身邊奪走了。”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次,不過我打算分析超人的時候再說,這里就不多說了。
緊接著是蝙蝠俠在夢境中醒來,看到了穿越時間的閃電俠:
這里閃電俠的幾句臺詞值得品一品:
“Bruce,現在聽我說!是Lois,是Lois Lane!她是關鍵!我來太早了嗎?我來太早了!你對他的看法沒錯!你對他的看法一直是對的!小心他!小心他!(Fear him!)找到我們,Bruce!你必須找到我們!”
怎么理解這段話?要知道,在漫畫《不義聯盟:人間之神》中,小丑設計害死了超人的女友Lois Lane,由此超人黑化,建立獨裁政府統治世界。閃電俠的話像是在暗示這段情節,他告訴蝙蝠俠,蝙蝠俠一直以來對超人的擔心是正確的,超人最后確實會黑化,然后統治世界,而避免這一切發生的關鍵是Lois Lane。然而閃電俠發現他來的太早了,此時蝙蝠俠還不認識閃電俠,所以閃電俠會說“你必須找到我們”,這是讓蝙蝠俠去組建正義聯盟。
然后蝙蝠俠再次醒來,他身后飄著的幾張紙證明閃電俠的出現不是夢境:
所以整出這一幕是想表達什么意思呢?一種猜測是,閃電俠通過夢境的方式告訴了蝙蝠俠未來會發生的事,這暗示了后面的劇情本應該按照漫畫《不義聯盟》來走,但閃電俠回到過去警告了蝙蝠俠,所以改變了歷史,那么蝙蝠俠第一層夢境中的情節不會發生?另一種猜測是,閃電俠來自平行宇宙,蝙蝠俠第一層夢境在另一宇宙中真實發生了,但我比較贊同的是第一種猜測。
同時,這段夢境中閃電俠肯定了蝙蝠俠對于超人的擔心,這更加堅定了他要除掉超人的決心。
7、蝙蝠俠與管家的對話②
?“他(超人)在兩年前就向我們發動了戰爭,上千人死亡。接下來呢?上百萬的傷亡嗎?他擁有抹去整個人類的力量!哪怕他只有1%的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敵人,我們都必須把這可能性當成絕對性!我們必須消滅他。”
這是蝙蝠俠比較直白的說出了自己對于超人的看法,也許會有觀眾覺得蝙蝠俠的這種看法過于偏激了。但是,我們要考慮到他是蝙蝠俠,他生活在哥譚市。他在哥譚市打擊了20多年的罪犯,他已經對人性徹底失望。他知道一個人的承諾多么輕易的就會被打破,這種情況他已經見證了無數次。他質問管家,這城市里還剩下多少善良的人,又有多少人在這泥潭中堅持著自己的善良?
所以電影一開場要交代蝙蝠俠的背景,蝙蝠俠產生于犯罪猖獗的哥譚市。他每天所要面對的,永遠是人性的惡,永遠是善良的人向著邪惡一方的墮落。所以,他以最壞的情況來揣測超人,并不是過于偏激的想法,而是多年的經驗所告訴他的事實。
8、Lex留給蝙蝠俠的小紙條
蝙蝠俠最終決定去向超人宣戰的原因:Lex寄給Bruce一張報紙,報紙上報道,在大都會的超人之戰中,韋恩大廈被毀,多人死亡。Lex在報紙上寫著“你害死了你的家人”。意思是,你本可以早點阻止超人的,你是唯一能阻止超人的人。如果蝙蝠俠能夠早一點除掉超人,那么超人在大都會的大戰也就不會發生,上千人也就不會死亡。蝙蝠俠并不是被Lex所騙,他只是認同了Lex的觀點,認同了他自己的這種責任。
9、蝙蝠俠宣戰前夕
“這也許是我能做的唯一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犯罪就像是野草,解決一批,又會有新的出現。但超人,這關乎整個世界的命運,就當作我留給世界的遺產吧。”
你看,蝙蝠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并不是被Lex的小花招耍的團團轉,他有充分的理由去殺掉超人。不論是從他性格的形成原因,再到他在哥譚市所經歷的一切,還有他那強烈的責任感,這一切都可以說明,蝙蝠俠去向超人宣戰其實是一種必然。是的,蝙蝠俠自己也知道他可能打不過超人,他這次的行動就像是一場自殺,但他還是選擇了那么做。因為這是他的人生信條,他要為世界除掉超人這個威脅。
到了這里,蝙蝠俠這個人物形象其實已經很豐滿了。不過,電影把蝙蝠俠的情感變化處理的十分隱晦,甚至多次運用了夢境、幻象來表達蝙蝠俠的內心想法,這也使得觀眾有點抓不住蝙蝠俠的思想,總覺得蝙蝠俠與超人一言不合就干架。
而理解了蝙蝠俠要殺超人的理由,那么后面蝙蝠俠的人物轉變也就顯得不那么突兀了。(雖然我也承認,“蝙蝠俠發現超人的媽媽也叫Martha于是決定不殺超人”這種情節真的挺蠢的。)
那么蝙蝠俠到底為什么放棄了殺掉超人的計劃?僅僅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媽,名字叫瑪莎”?我們已經分析過了蝙蝠俠的性格,知道了他心中最大的弱點來自于他的童年陰影,他始終無法從父母的悲劇中走出。這是蝙蝠俠身上人性的體現。
而超人在臨死之前,大聲呼喊的也是媽媽的名字,他想去救他的媽媽。在這一瞬間,蝙蝠俠腦中一閃而過的,是關于自己媽媽的回憶。在哪一瞬間,他知道了超人也是人,也是由父母撫養長大,超人也會因自己無法拯救自己的媽媽而痛苦,這像極了當年看著父母尸體不知所措的小Bruce。在那一瞬間,蝙蝠俠知道自己錯的離譜。他出于個人的憤怒,出于個人面對強大力量而無能為力的憤怒,想要去奪取一個同樣有父母、有家人、有愛他的人和所愛之人的生命。面對超人,蝙蝠俠差點打破自己絕不殺人的原則,盡管他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個看似正義的理由,而這些理由現在看來又顯得那么自大、虛偽。
蝙蝠俠認識到了自己的偏執與自負,所以他會對管家說,我不值得你這樣對我。
到這里,蝙蝠俠的人物弧線已經基本完成,不過還差最后一點點。
超人拿氪石殺掉了毀滅日,同時自己也被毀滅日所殺。
超人之死,讓蝙蝠俠意識到了人性中的善。盡管超人一直被人們懷疑、被攻擊,可超人依舊運用他超凡的力量去幫助世人,至死方休。二十多年在哥譚市的經歷,打破了蝙蝠俠對人性的最后一點信任,但超人之死卻重新喚起了蝙蝠俠的希望。他像是在黑夜中長途跋涉了太久的旅人,忽然間看到了些許微薄的陽光,于是他知道,黎明將至。
這便是我理解的《蝙超大戰》的主題,打破了由《鋼鐵之軀》帶來的沉重壓抑的基調,《蝙超大戰》完成了DCEU整體感情曲線的轉折,那么到下一部《正義聯盟》,我們就可以期待更多英雄的集結。是的,黑夜很可怕很漫長,但我們仍滿懷期待的去迎接黎明、擁抱黎明。這份扎根于現實的理想主義,才是DC超級英雄漫畫的內核,是超級英雄帶給我們的最美好的東西。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在這里提前祝大家清明節快樂。
點一個贊證明你看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