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雨》中,侍萍干脆利落地撕了周樸園給的支票。學生中,不理解侍萍舉動者居多,由此,我出了一個作文題“尋找芬芳”,用意是讓他們跳出現實利益,去尋找精神的芬芳。
? ? ? 在金錢作用通天、魅力巨大的當今,我想用一道作文,讓學生們感受巴金先生“人,不單靠吃米活著”中的意蘊,也太天真了。
? ? ? 于是想起前日,臥床夜讀,偶見一詞:精神燦爛。心中一震,人活于世,真應該有太多精神需求,如只癡迷蠅頭微利,蝸角虛名,也真枉活了。
? ? ? 兩天,精神燦爛,已植入我心壤。我熱烈喜歡上了這樣表達。校園里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讓我有所觸動,見樹繁茂蓊郁,草蔥綠蓬勃;見梅子微黃,樟桂有香,見夏花初綻,枳葉泛紅,便驚喜地謂之“精神燦爛”。
? ? ? 那校園里的燦爛僅此而已?不,我苦苦尋找,猛然省覺,人才是真正的風景啊!
? ? ? 在學校文體藝術節攝影展中,仔細審視,悟出了很多的“精神燦爛”:球場上,一位同學高高躍起,那伸出的雙手充滿了力的勁道,只為在他上方那飄來的籃球,神色堅定中透出對勝利的渴望,讓人品出拼搏的滋味;田徑場上選手在盡力奔跑,在側前輕松帶跑的同學,那臉上漾起的鼓勵笑容飽含著暖暖友情;體操比賽中,六七十雙手臂,竟那樣齊嶄嶄地伸向同一方向,“人心齊,泰山移”的團結偉力盡顯其中;舞臺上,激越的音樂節奏中,那騰挪跌宕的矯健舞姿蘊含著具有爆發力的青春活力……
? ? ? 在校園中,只要用心感受你就能發現:青春、活力、積極、上進、團結、拼搏、認真、執著,各種催人奮發的力量交織其中。“精神燦爛”無處不在:晨讀,幾十學生拉開嗓門,中英文交雜,人聲鼎沸,再嚴肅的老師都會聽出溫情笑容;課堂上,老師板書題目完畢,靜立一旁,同學們認真思考緊張演算,那種認真的安靜,能體會到教學相諧的默契;考試中,聽到的是“沙沙”筆響,見到的是埋頭苦做,偶有停筆深思者,那心無旁騖的眼神讓人心動;中午食堂,成百上千人,幾條長龍緩慢移動,在這熱鬧中顯出的“有序”,才真切感受到秩序和教養;報窗前,三五同學仰頭認真讀報,那份安靜和認真,可以看到知識在報紙與大腦間的流動,使這些同學書香滿身。這些場景無不“精神燦爛”,讓人感動。
? ? ? 在這“物化”的社會中,在這追名逐利、蠅營狗茍的社會中,很多人陷入到“淺薄無神”之中。我曾經多么害怕,我們的校園,太多學子被淺薄世俗的巨大陰影罩住,世俗化、物質化、功利化,沉溺于網絡傳媒宣揚的游戲人生,只求“過把癮就死”的即時享受,而放棄了責任、奮進和拼搏,從而失守了精神家園。
? ? ? 只希望,在我們青春校園中,都是用知識充實著我們的頭腦,用愛來澆灌我們純潔的心田,用拼搏打造成長的雙翼,用夢想和希望貫注我們前進的動力,這樣讓自己精神燦爛,才會在廣闊的生活天空中展翅翱翔。
? ? ? ? 相信吧!一個精神燦爛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園;一個精神燦爛的群體,可以活成一種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