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心情不太好,因為看到的負面新聞比較多,比如國乒隊的事件,還有杭州保姆縱火案。聽起來似乎離自己比較遙遠,但想想人心能夠險惡到如此地步,而自己生活著的國家竟然發生,不免心生悲涼。
國乒隊事件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事件發生后的封貼刪貼,一個體育總局的局長,會有這么大的權力?而據說,他之前主管北京市的教育,也攪得天怒人怨,卻絲毫未曾受損,再被調到體育局,國家用人的標準何在?還有杭州保姆案,也有一些流露出來的信息:幸存的男主人質問所在小區的物業,也被禁言。有傳言是小區消防措施存在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工程能夠被通過自然少不了官商勾結,于是……
前者是堂堂國家隊隊員,后者也算得上富有人家,面臨強權的時候照樣被壓制得毫無還手之力。世事就是如此令人無奈吧。
這些自然不適合當著兒子的面講,本來就是容易偏激的年齡。提到國乒隊,只是對他講很佩服男子漢們的勇氣,他回了句:“有什么用嗎?”倒像比我還要悲觀。
“至少他們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件事。”我更敬佩的是他們對自己老師的情意,在明知肯定會影響自己發展前途的情況下,還是這樣做了。
兒子說他想起聽說的一件事:一位很有希望去清華的高中生,因為揭露了校領導的不法行為被迫退學,臨行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如果有機會考去北京,一定替自己到清華看一看。于是這位好朋友高考時不顧家人的反對,把所有意志都填到了北京。
講完這事他說了句:“我不希望有這樣的友誼。”
“為什么 ?”
“因為我覺得它會對我影響太大。”
“那你活這一生為了什么呢?真有這樣的友情,你拒絕了不是很可惜?”
他停頓了一下,說了句:“也許吧。”就進自己屋學習去了。
大概現在他的心中,考試是最重要的吧。肯定也有矛盾,就像他前兩天還跟我說想在十八歲前做些過格的事,盡管有些事他可能并不是很感興趣。他也有要好的初中同學,假期里也會聚一聚,但似乎不愿發展新的友誼。
但我總覺得,人生在世,如果拋去親情友情愛情,還會有什么呢?能有那樣肝膽相照的友情是多么值得慶幸的事,盡管可能會為此受傷,可如果沒有,生命不是太枯燥了嗎?
但我沒對他講這些,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