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接觸這句話的時候是在高中,與老師在辦公室里聊天所提及。那時候很是無奈與迷茫,天天追尋老師煲一碗濃濃的雞湯以撫慰自己的不知所措。
時隔多年,一回首,滿是感悟與體會。
1
初中的時候,總是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與雄厚的經濟實力(零花錢)。他們愛玩QQ,好打游戲,上課不用專心聽講也能科科拿第一。
我的初中同桌就是這樣的人,剛遇見他的時候他特悶騷。后來熟悉后發覺這人不錯,挺聊的來。在我初中的思維角度去看,他簡直是我所羨慕的神。每次上課他總會用他那雙迷糊的雙眼問及我是否下課,老師講的題似乎也毫不相干。那時候我總是很鄙視這樣的人,開口閉口都是游戲,QQ更是聊得熱火朝天。然而每次考試,前三名中總有他的身影。
我一直納悶,難道不用功也能將事情做的很好?
一次家長會的對話卻讓我感悟之深。大概就是老師向他的家長投訴他上課不認真聽講,并且一度懷疑他在各個大考中是否習慣作弊。家長笑了笑說,之所以允許他睡覺,是因為他晚上學的太晚了,預習復習作業,他都趕在了老師的前面。
原來如此,有些人呢,他并不是不思進取,你只看到了他努力拼搏后的輝煌卻沒有看見體會到他背后的艱辛。
2
大學部門的部長,從認識到現在,相處甚久,也算是鐵哥們一個。平時的他喜歡坐在部門的辦公室瞎晃悠。最開始的時候我并不知道這個閑的發霉的人竟然如此鑲金袋銀子。又一次的整理資料,我看見他在整個系以及院里面的到的獎項與頭銜,是遠遠超過我的想象的。身兼數職,團員,黨員,部長,協會會長。工作學習兩不誤在我看來是真的值得學習的。
我從不知道甚至不敢向他看齊,畢竟在我看來,這種人足夠強勢。后來聽師兄說,他就是個工作狂,平時都不喜歡閑著。除了帶我們呢,其余時間都是在工作。有一次因為舉辦一個活動必須需要部長組織參與策劃,部員們愣是找不到他。
后來聽說是一個師姐在圖書館碰見他,轉告給部員們方才找到了他。我突然就有點佩服起這個師兄。當然也想清楚一些事。
3
也許由于某些優勢,學生時代的我或許也就成了別人羨慕的人。
那時候學校很喜歡組織類似于知識競賽的小活動,拿到獎品的人總少不了我。最快站起來搶答獲取最熱烈的掌聲,那種感覺總是奇妙的。
后來有人問我,為什么我知道的總是比班上的人多。我感覺挺開心,畢竟自己也成為了他人所學習的榜樣,其實哪有不一樣。用心些,刻苦些。回想那時,自己應該是讀書生涯中最刻苦的一次吧,后來也就造就了我,造就了同學們口中的“語文小王子”
其實吧,人生不會有不勞而獲,更不會有付出沒回報。就好像樹茁壯成長中,總會有向下扎根的階段。每一個你欣羨的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也就是這個不為人知恰恰就造就了一個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