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來自一個家中姐姐的自述,大概的意思是因為妹妹情商高,總是能博得父母的表揚和贊賞,而作為姐姐對于妹妹這種馬屁精的做法非但嗤之以鼻還常常反其道而行,導致父母對姐姐的偏見越來越大,而姐姐和父母與妹妹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緊張。由于姐姐成績好畢業后在外地工作成家后就幾乎不回家了,在她看來父母不愛她,她對父母也沒有感情,對家也沒有依戀。后來姐姐也有兩個兒子,她發現自己和妹妹的情況正在兩個孩子身上上演,慢慢地姐姐似乎有所悟,也在思索如何才能好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處理好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在父母病重的時候,姐姐回了一趟家,見到了陌生的妹妹,自此開始有了往來。妹妹知道姐姐工作忙,有一次特地包了餃子千里迢迢送給姐姐,那一刻姐姐的心里防線瞬間崩塌,淚如雨下。
? ? ? 小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媽媽偏心,她對妹妹比較疼愛。小學每學期都要開家長會,每次輪到我開家長會的時候,媽媽總是因為要工作不得不放棄開家長會,那時候爸爸還在外地工作不可能回來,手機通訊也不方便,通常都是不參加就直接不去。每次都因為這個問題,我躲在放家里傷心流淚好久好久。后來當妹妹上小學要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里的條件稍好一點了,媽媽就舍得請個假去參加妹妹的家長會。那時候開始我就總覺得媽媽偏心,她都不愛我,不愛我又為何生我出來。類似讓人傷心的小事還有很多,妹妹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太好,但是她總是特別勤快幫助媽媽干家務,而我則是大多數時間用來學習,所以在媽媽眼里我是個懶女兒。我也覺得是媽媽偏心……
? ? ?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站在門外,聽到媽媽跟人家聊天說,大女兒從小就懂事,學習什么的也不用操心,所以她也沒有管過我。當時我聽到這樣的話就覺得很開心,這是媽媽對我的肯定。直到后來長大了再回憶起這句話我就懂得了,其實就是我讓她放心,所以她可以不去參加家長會因為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也不用擔心我在學校學壞。事實上,我一直是獨立的,父母確實從來沒有干涉過我,我小時候寫字和讀書,初中畢業填報志愿,高中時候的選科問題和大學填報志愿,以及上大學后生活費和畢業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千里迢迢去報到,直到選擇男朋友結婚、買房、生小孩和結扎,我父母都從來沒有“打理”過我。
? ? ?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疼愛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但是一碗水往往是端不平的,因為某些因素,父母可能多多少少存在偏心的現象。比如,做爸爸的可能會比較偏向女孩,對男孩則是要求嚴厲。比如有些小孩比較懂得變通會“求饒”“撒嬌”的,也會得到特殊的待遇,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無論什么原因,作為父母的在心里始終要有一桿秤,要衡量好更方面的關系,盡量不要有過多的偏頗。你在家里是偏向老大還是老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