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養生

什么叫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通過各種保健方式方法,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而延年益壽的活動,就是做到未病先防,如果養生按照中醫的理論,要根據自己的變化來送養身體,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那我們現在的養生理念不但是讓身體舒服,要精氣神好,養心、養身、養神才是真正的養生。

我們的生命是爸爸媽媽給的,這個生命中醫叫做元氣元氣,就像我們從煤氣公司取來的煤氣罐中的煤氣,有的煤氣罐裝的很滿,有的可能只有半罐,中醫說爭氣者所受于天于骨氣病而終生者維持人的生命就是靠元氣,當爸爸媽媽給了您元氣以后,如果你沒有呼吸之氣,那半個小時之后元氣耗盡就死了,如果您不吃飯7天也死了,如果您通過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減少了元氣的消耗,促進了生命的發展,那么元氣就會持久可以維持生長壯老的全過程!

在現在生活節奏快事情多的情況下,如何用碎片化的時間養生確實很重要。今天我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給大家分享!一個人的元氣是固定的,但是后天我們可以通過掌控自己不過于消耗能量,又可以通過自身保健來提升精氣神,那么我們一樣可以維持很好的生命狀態。

一、早晨碎片時間

1、醒來不要急于起床,先睜開眼睛伸個懶腰,感受自己的呼吸,去感受醒來的美好,不要急于想事情,而是把覺知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可以做個平板支撐半分鐘就可以,激發你的精神!也可以打坐,站樁,根據自己的喜歡習慣,做一些輕柔的運動!有晨跑晨練的朋友盡量太陽出來之后出去運動!

向家人問好和祝福,是非常好的能量流動,開啟美好的一天!還可以放一些優美的音樂!我還會用一些香薰,觸動全身感官來感受新的一天!保持精神滿滿的狀態!

2、喝水,一早喝水可以喚醒胃腸功能,清洗腸道,促進大腸經功能!可以喝蜂蜜檸檬水,淡鹽水,紅糖姜茶,可以根據不同體質需要來選擇!

3、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現在的上班族可能急急忙忙的起床之后就不會很好的去吃早餐,那一定要花個時間給自己好好享用早餐。

二、上班路上的碎片時間

能走路的盡量走!開車的話可以聽一些音樂,聽聽音頻養生節目,讓自己放松心情,不要被繁忙的工作節奏提前讓自己進入緊張狀態。

等紅綠等時,還可以深呼吸,聳聳肩,轉轉脖子,眼睛看遠處綠色植物,帶著新的覺知去上班!

三、工作期間碎片時間

可以用番茄工作法,休息時間出來走動一下,很多人多坐腰不舒服,可以喝點水,雙手舉過頭頂拉升自己的身體,甩手操,閉上眼睛一分鐘,左三圈,右三圈轉動眼珠!用雙手搓熱敷眼睛!必要做的是擴胸運動和踢腿運動,用雙手輪流搓脖頸,慢慢轉動脖頸,用十指梳頭,干洗臉,瞬間讓緊繃的大腦放松下來!

在空調房里,久坐辦公一定要蓋上毯子或衣服,以防寒氣不知不覺進入體內,這一招長期用,一定會讓你不容易受寒感冒!有條件的可以盤坐辦公,聚集能量,同時也用毯子蓋好!

四、午間碎片時間

中午是陽氣最足的時候,可以去太陽下曬曬背,然后聽聽音樂,看看大自然植物,放空自己,或者找好朋友聊天,盡量放空自己,半個小時午覺相當于晚上2小時,保證下午工作的精氣神!

五、晚上碎片時間

在家里做家務的碎片時間可以做個蹲起的動作,拉伸的動作,隨時隨地就讓自己能夠有動起來的意識,因為人的身體本身就有一個自我調節的功能,只要你給它機會伸展!

晚上不適合做劇烈運動,盡量少吃大餐以清淡少量為主,減少胃腸負擔,因為是身體收斂的時候需要安靜下來,可以做以下運動:

1、揉腹? ? 可以做揉腹的動作,兩手上下交替按摩,正向36,反向36,按摩自己的身體會越來越寧靜安神!

2、抱腿? ? 雙手抱腿靠于腹部,放松腰部!

3、躺姿? 雙手背放于腰部,有補腎效果,我媽媽做了半個月下來,長期的耳鳴就好了!深長緩慢的呼吸幫助你平靜下來,可以跟著呼吸節奏慢慢冥想,回想一天有收獲的事,欣賞自己,嘉許自己,跟自己說:我贊同我自己!

4、泡腳? 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邊看書,邊聽音樂,邊敷面膜,可以按摩頭部,扭轉脖子,按摩或敲打足三里,按摩腳底等,讓自己為自己做個全身SPA,讓身體自在!


當我們真的用心去愛好自己的每時每刻,那么我們的精氣神真的會自動的恢復復原。去思考那些令你快樂的思想,去做那些讓你感覺良好的事情,與那些讓你感覺良好的人交往,吃那些令你的身體感覺舒服的食物,走好每一步都會讓你感覺良好。相信我們的身體是有非常強大的能力,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所以養生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的,只要你希望自己身心愉悅,健康長壽,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

那個有關冥想,我們可以聽冥想的一些音頻,根據自己的喜歡也可以聽自己喜歡的舒緩的音樂!

我推薦大家聽音頻《薩提亞冥想》《黃帝內經》

推薦書目:《黃帝內經一四季養生》《黃帝內經一飲食滋味》

這里分享的主要是非常簡單,不需要任何場地固定時間,方便做到的一些養生的方法,養生不要看的博大精深,這里面是有很多學問是需要順應自然,但是更多的要去感受你自己的覺知,比如你吃的什么舒服,怎么做怎么舒服,去觀察自己的需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