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往前倒推半年,我都不會認為我會加入步行者的行列,理由基本同跑步,可偏偏就有那么一個契機讓你改變了自己。
? ? ? ?那是一次探路祈福拉練活動,不知深淺的我冒冒然就報了,冒冒然就參加了,冒冒然就堅持了,冒冒然就突破了,冒冒然就走了22公里。這對于以往半年每天就走最多幾幾十百步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震撼了!我這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能一次走這么多公里,實踐證明,自己還是可以的。22公里從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真真實實出現在了我的生活里。曾經總是會在報紙上看到暴走媽媽之類的新聞,母親為了給患病的孩子做移植,為了減肥減掉脂肪肝每天暴走10公里 ,心中滿是向往與崇拜,10公里——于我——怎么可能!!!可是在走過了22公里之后的隔周內,每天十公里不是夢想!如果不是考慮到膝蓋和踝關節目前的承受能力,我想堅持下來是沒有問題的!
? ? ? ?在這里,我依然推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鍛煉模式,不要強求必須每天怎樣怎樣,有意約束,順其自然。這是在看到公園關于健步走的科學運動指示牌后的感悟 。上面提示大家走前應該做一些準備活動,走路不要超過50分鐘,最后還要做些放松。過量運動反而有損健康。有個小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每次回去后可以用鹽水泡腳,不僅解乏,去死皮, 還促循環,一準兒睡個好覺,這個法子是拉練之后學會的,因為鞋不合適走的也不是平路,上山下山,腳趾杵的疼,腳掌走的疼,腳上還似乎磨出了泡,可是還得堅持,誰讓你在三分之一的下撤點給放棄了,之前擔心回來后腿會受不了,會像小時候參加越野跑時的后遺癥那樣渾身疼得不是自己的,走一步都要各種扭,但用鹽水泡過腳后又按照指導平坐在床上腳后跟往前頂的抻了抻筋,第二天依然出了遠門,感覺還好,第三天基本就無大礙了。
? ? ? 雖是如是說,我也稍微調整了一下運動量,每天5公里還是要的,按步數來算的話,每天最少爭取不少于7000步,平均也能達到12000的水平,最多一萬八九兩萬的樣子,最少三五千也是要有的。有人會問,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么!是呀,此每天非彼每天,是指運動的每天,呵呵,是不是有些強詞奪理、牽強附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