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未眠,腦中思緒繁雜,沒有一絲困意。起床坐在火爐邊,想頹廢一會兒,但覺著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于是打開英語單詞冊,背了幾個單詞。
看書并不能給我帶來快樂,相反,許久未曾學習英語,讓我感到有些痛苦。
家里人還沒起床,有些冷清,這時候找不到能夠說說話談談心的人。心里想:或許出去走走,散散步是個不錯的選擇。
走出家門,冷空氣撲面而來,因為昨夜下了點小雨,外面的空氣格外清新,稍能感到一絲涼意,但也不打緊,走一走身體就熱了。
沿著公路走了半個小時,稀疏路過的幾個人,一成不變的景色,讓人心情煩躁,抬頭望到了遠處的青山,心里尋思:登山運動是個愉悅身心的好方法,出都出來了,不如去爬爬山。
南嶺公園成了最佳的選擇,以往跟家人去休閑玩耍都只是在山腳的廣場,從未真正登上山頂,這次倒是可以去見識見識了。
于是,原路折回,朝著公園的方向走去,天漸漸亮了起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到達目的地,聽到了舒緩的音樂,公園里已經有人在晨練了。這時候人還不多,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地上是濕的,人少也很正常。
腳步沒有停留,直接上山就是。上山的路挺干凈,我起初以為這是自然狀態,可看到石梯上正在進行清掃的工作的阿姨,我才知道,干凈的環境,全都是因為她們辛勞工作的結果。
上山的石梯路越來越陡,路面上的落葉也越來越多,已經看不到人影了。
我以為自己是最早的了,走到上山路的盡頭,才看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筆直的站在路上俯瞰山下的風景,他是最早的?走到老人家旁邊,正準備直接過去,突發奇想,想跟老人家聊兩句。我一開口,老人家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一股暖意從心底流了出來,我也微笑著與他聊天。老人家身體硬朗,精神滿面,說起話來也中氣十足。從他口中得知,這里并不是盡頭,左邊上到山頂的路正在翻修,往右去,那邊的路修得很好,遇到岔路口不要往下走錯了,直走,路還長。
和老人家告別,我向右走去,這時候離山腳已經有些高度了,看下山去,云霧和濕氣繚繞,讓人覺得跟大自然愈發貼近。
我有些好奇,前面會遇到什么,會不會有其他人?會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景色?會不會有什么危險?
這條路很長,都是老路,看得出已有不短年代感,不過保護得挺好的。走了許久也沒看到岔路口,有些猶豫要不要就此罷休,原路返回,但又想到回去也是無聊,還是繼續向前的好。
停下腳步,往下看去,山林茂密,綠意盎然。或許一切煩躁的情緒一旦置身于這樣的景致當中,也會有所緩解吧。看到岔路口,我毫不猶豫的直走了過去。
路況并不是很好,而且還有一大截路是向下,這讓我懷疑是不是走錯了,樹上的鳥兒成群結隊唧唧喳喳的玩樂著,給這“森林秘境”平添了許多生氣。終于,看到了人工修建的痕跡。
音樂聲從前方不遠處傳來,我走上去,這是個寬大的平臺,兩位老人正在跟著音樂打太極,我駐足觀看了一會兒,差點忍不住也飄動了起來。
向前走,有上坡也有下坡,平路也有,蜿蜒曲折也有,心里已經沒有想太多了,只想靜靜地跟隨者前人走過的路,欣賞和感受這青山的景致,心中安定了許多。
再往前竟遇到了一個年青人,和我一樣帶著眼鏡,年齡也差不多大,我有些詫異,因為一路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在這山間活動,突然出現一個仿佛與這環境格格不入的人,倒是感到奇怪。看他臉上稍有愁色,沒有與他攀談,我繼續探尋著前方的道路。
一位中年大叔在一個亭子旁做引體向上,身體靈活有力,看得人心生羨慕。又一位老年人迎面走上來,似乎是在上山。我便知道,離下山的路不遠了,此時竟有些意猶未盡。
越往前,路便越往下方蜿蜒。聽到汽車的轟鳴聲,城市喧囂的鬧聲,看到水泥公路,聞到炒菜的香味……出去便是離開公園了。
深呼一口氣,仿佛輕松了許多,于是便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都是人,四面八方傳來人們交談的聲音,這時候才是人氣十足。
回到家,敲開門,家人已經煮好了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