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標題黨,上面這句話,是我們聊天的時候一個同事跟我說的。這個同事是官二代,從小在省委大院長大,對于官場上的事,耳濡目染,浸淫其中,有所謂的“幼功”。的確,一般人上大學可能就是關心哪個專業的妹子最好看,而干部子弟們,在小學時就已經對一個省的干部人事布局有了敏銳的認識,然后在他們的群體里按照父母官的大小論資排輩。
這樣的人到了體制內如魚得水,因為所謂的體制內,不僅比拼的是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對一些暗規則已經爛熟于心。暗規則并不是潛規則,其實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則,沒有什么規章制度上寫了,全靠老同志口口相傳,或者是自己在實踐中領悟。我的同事,可以說對領導的心理把握非常到位,不是用來拍馬屁,而是揣摩對工作的具體要求。上級有些話不會說透,或者說不便說透,就靠自己揣摩。書呆子只會照本宣科,而有心人會細心揣摩,但這需要時間和經歷。而干部子弟天生就受到這方面的訓練,所以處理起來得心應手。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這樣的境遇,平民子弟要怎么破?
答案很簡單:
揚長避短,不盲目比較。
首先要承認自己天生在這方面不如人家,但是不是因為主觀原因,而是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承認了也就坦然了,減少自卑,避免憤世嫉俗。
二是要相信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一般來說,先天的優越感會使人后天不那么勤奮(也有先天條件極佳后天又努力的,但是少),所以笨鳥先飛也可領先。知恥而后勇,奮起直追!
三是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定不要有“他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牛逼的父母嘛”的想法。強者不是指抓手好牌能打贏的人,而是能把一手爛牌打得精彩。所以,都是你老師,不要憤世嫉俗,真誠謙虛地向人學習,然后默默努力,再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