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徐林Grace和湘偉組織的紅酒沙龍,不僅聆聽了兩位重量級女神的分享,還見到了傳說中的簡書CEO簡叔,并與很多早就是朋友但素未謀面的簡書作者們暢談了人生與夢想。
雖然一開始只是想隨意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但是不知不覺中結識了很多簡書作者,我從他們的文章中體驗到了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也汲取到了豐富的精神養分。
翻看我所關注的簡書作者,從50后到00后,各個年齡層的都有,雖然大家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但是,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生命、心懷夢想。
還有不少全職媽媽,她們暫時為了家庭選擇退居幕后,但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記得有位兩個孩子的寶媽和我說,每天晚上哄娃入睡后的這段時光是她雷打不動的簡書寫作時間,不管多忙多累,她堅持日更,連孩子生病發燒的那幾天也筆耕不輟,我也由衷的敬佩她們。
當然,我相信還有更多像我一樣,有份平凡穩定的工作,人生逐漸進入到了一個固定的軌道,從年齡上看,我們不再年輕,但內心其實從未老去。
以前每天起床,就知道向左轉會發生什么事,向右轉會發生什么事,過一年和過一天也沒什么兩樣。
也許是對年輕時未竟夢想的不甘,也許是對現實瑣碎生活的不滿,也許是心靈深處還對未來抱有那么一點理想(幻想)。后來,我試著將這滴小夢想像點紅墨水般滴在了簡書的“白紙”上,現在卻變成了我平凡天空下的大紅燈籠。
同為簡書的作者和讀者,我不僅愛寫,也愛與人交流,在簡書上與不同經歷的人交流,我終于明白世界很大,也慚愧的發現自己以前是多么局促與小家。
我聽見簡叔說:“人們不僅僅擁有物質,還應當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而創作,則是精神消費升級的一種方式。也許只是一張照片、一幅手繪、一首小詩或是一篇故事,而這一切都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意義。”
我聽見湘偉說“對多數人來講,我相信你總能多做點什么來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我希望讀者你讀了我今天的故事后會若有所思,甚至躍躍欲試,千萬不要因為學歷、經驗、專業、長相等各種理由阻礙你今天賣出向前一步的決心和勇氣。”
我聽見徐林說:“每天正能量,把創業當成一種人生經歷。在這個世界上,人都是孤獨的,只有你去幫助別人,帶給別人的都是溫暖的正能量,你才能得到快樂。”
我還聽見韓大爺說:“這個世界很殘酷,我希望你更酷。”天意晚晴說:“感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請再撐五分鐘。”
以前,我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總會長時間陷入到一種自怨自艾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我會想怎么就我那么倒霉,覺得全天下的人過得都比我好。但是,看多了聽多了其他人的故事,我才發現很多人遇到的困難比我大得多,自己的那點挫折實在微不足道。
寫作與交流都是一種能量,把我從牛角尖里拔出來,我時常感嘆我怎么這么晚才明白這些啊,但是我終究還是明白了。
再往更大了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浪潮中的一滴小水珠,和這個時代里所有的人一樣,必須承受相同的時代命運與所帶來的陣痛。
可以說,從來沒有哪個時代的女性像我們一樣如此的關注自我成長,我們渴求自由,一種心靈的自由,一種不給自己設限的自由。
由于長期受父系傳統社會影響,過去我總習慣性認為,幸不幸福取決于別人。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如果父母很有文化、很有錢、非常開明,那么我就是一個幸福的女兒。
如果我長大了,遇到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特別寶貝我,特別能夠看見我的優點,懂得體貼我、理解我,那么我就是一個幸福的女孩子。
如果我結婚了,老公既會賺錢又有責任,經常給我買禮物,除了我眼睛里沒有別的女人,那么我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如果我生了一個孩子,孩子特別聰明乖巧,成績又好,做什么能為我爭氣添光,那么我是一個幸福的媽媽。
但是,我慢慢發現如果習慣把幸不幸福的決定權交給其他人,就會失去自由,就會給自己的人生設下很多條條框框,你會按照父母的喜好去選擇專業或工作而不考慮自己是否真的喜歡,你會在一個合適的年齡進入一個其實并不適合你的婚姻,你甚至會因為旁人的一句話而熄滅內心剛萌發出的夢想火花。
很多女性朋友都持有這個觀點:女人嘛,要懂得示弱,事業上不要太拼,家庭里不要太強。到了我們這個年齡,穩定壓倒一切,至于愛情和夢想,不要那么理想主義啦,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可是,難道你們內心真的是這么想的嗎,那為什么你們看愛情電影時還是會流淚,聽演唱會時還是會瘋狂呢?
昨天分享會上,一位女孩說了一句話:“人生不設限。”我深有感觸。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堅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她們遠遠比我當年活得灑脫,活得明白,我在心底為她們喝彩的同時,也并不為自己遺憾,只要自己愿意,無論何時開始都不算晚。
《欲望都市》里的Carry曾說過:“單身女性的路并不好走,所以我們要選一雙好點的鞋。”我想也許還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上路才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