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小舅與我
小時候都是沒有心機的,喜歡和簡單純粹的人呆在一起,那種感覺真的是無憂無慮、隨心所欲。
我曾踏著輕快的腳步,在晨曦中穿過竹林,陽光斑駁地撒在地上,那些干枯的竹葉子在我的腳底下發(fā)出悉悉索索的聲音;那軟綿綿的感覺總是讓我感到一陣亢奮:我想走得快些,但是又覺得雙腳和心臟一樣,都是慌慌張張的。
我是在奔赴一場邀約,在后山的山頭上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等著我。他是我母親最小的弟弟,是我最小的舅舅,在我十來歲的時候,他正值青春年華。
就是這么一個人,據(jù)說在小時候因為冬天落水,被人救起來之后就發(fā)了一場持續(xù)不斷的高燒,由于救治不及時就燒壞了腦子,智商一直不高。但是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智商,他會干農活,會洗衣做飯,會打牌娛樂,還會帶著我玩。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會帶著我玩,無論我是去外婆家還是他來我家,只要有我在的時候,他都愿意帶著我玩。我感覺他就是我們大家庭里的一個天使,內心充滿童真與愛心。
當然在一年當中,他來我家的次數(shù)不是很多,每次來我家要么是奉外婆的命令來照看他的姐姐,要么就是他自己有什么事情了就來我家轉轉。我知道他每次來我家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有時可能會過上一夜;有時可能就是一頓飯的功夫。所以我很珍惜他來我家的每一時刻。
在后山山頂上,有一片我們家的土地,在入秋時節(jié),地里的紅薯就成熟了。母親收割完紅薯葉之后,舅舅多半就會來到我們家,這時候他會率先扛起鋤頭先行出發(fā),(他對我們家的土地再熟悉不過了。)臨行前他總會叫著我和他一起上山,我知道去了之后肯定是要跟著一起干農活的,但是有他在我愿意,因為在他那里,除了干活還有一些好玩的把戲。
他會在干活之余,給我講很多有趣的事情,還會學著電視里面的演員說話,打功夫。聽著他充滿喜感的聲音,和看著他滑稽的動作,我就會忍不住開懷大笑。
那段時間他迷上了功夫巨星李小龍,于是在休息的時候就給我演練了一遍李小龍的經典動作,先是擺出出招時的架勢,然后就是雙手提了提褲子,握住拳頭練起了彈跳步伐,一陣拳腳功夫過后自然也不會忘了右手拇指擦鼻頭的動作,于此同時一聲“我打”這才結束了他的整套動作。
說起功夫,他又跟我聊起了那部叫《少林寺》的電影,他說這部很好看。那時他還不知道主演覺遠和尚的演員是誰,他就說那個光頭小和尚功夫很厲害,后來還帶著一幫寺廟的和尚保護了逃難的唐王。
說起覺遠,自然也會提片中的牧羊女,那個舉起羊鞭兒,唱起小曲兒的牧羊女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我這小舅舅也不例外,他跟我說,那個光頭小和尚的師妹長得非常可愛,于是他就給我扮演了一回牧羊女嬌羞的模樣,他翹起蘭花指,半遮半掩地別過頭去,嘴里還喃喃地不知說了些什么。看他那扭扭捏捏的樣子,我又忍不住大笑起來。他看見我被逗笑了,于是也跟著呵呵地笑了起來。
多年以后,每當想起他逗笑的表情,我依然會忍不住會心一笑,那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愉悅,不是時光可以塵封得了的。想想那會兒,在他的內心深處一定也有些男女情愫在慢慢滋生吧!只是可惜,這大半生過去了,在他的身邊也沒有一個有緣的人與他為伴。這或許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有些事情實在是強求不了的。
小舅與瘋女人
對于我這小舅舅的婚事,家里人也是操了不少心,但是在這十鄉(xiāng)八里,熟悉我舅舅的人都知道他身上的缺陷,所以也沒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給他。我外婆時常心有愧疚,責怪自己當初沒能照顧好這個最小的兒子,但是舅舅似乎并不把這些事放在心上,一副“這就是命”的無所謂的表情,但是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怎么想,我們也不太清楚。
正當小舅對婚姻并不抱有希望的時候,不知從哪里跑來個瘋婆娘,在他家里一住就是好幾天。外婆一陣欣喜,心想這可能就是老天的有意安排,如果能讓這個瘋女人陪在我小舅身邊那也好過他孤獨一輩子。
為了弄清楚瘋女人身世狀況,外婆還專門請了中間人去到處打聽。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聽后,中間人回來說,瘋女人原本是做小本生意的,但是因為家庭變故,她與前夫離了婚,離婚后不久這女人就瘋了。中間人把我外婆的用意說明之后,瘋女人的娘家人表現(xiàn)得頗為平淡,說是有哪家人能夠看上,他們也沒什么意見。
眼看小舅與瘋女人有成為一對的希望,外婆就叫小舅每日都陪在女人身邊,與她多聊天,希望能夠培養(yǎng)出一些感情來。但是小舅似乎是單身慣了,不太適應和女人獨處的感覺;再加上這個女人脾氣很壞,一整天都是對著空氣破口大罵,小舅與她更是沒有幾句話說。
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狀態(tài),外婆又命小舅帶著瘋女人多出去轉轉,比如趕集,串門,走親戚等等,希望日子久了這瘋女人的病能夠好一些。但是沒過多久,外婆的希望就落空了。說是有天小舅去水井挑水,這一來一去花了大半個鐘,女人什么時候走了他也不知道,等他再去商店買了些日用品回家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家里沒人了。外婆回家后就叫他趕緊去找,只是找了一個下午連個影子也沒找到。后來小舅干脆就放棄了。
女人跑后幾天,家里的其他人也幫忙去找過幾回,但是一直杳無音信,最后只好去派出所報了案。在女人出走后的一段時間里,有村里人開玩笑地對小舅說,婆娘跑了還不去追?他笑笑說,跑了就跑了,跑了的都不是我婆娘。但是在私下里,我聽見他對我母親說過,如果女人不跑他愿意和她生活一輩子,這主要考慮的是我外婆的心愿,他不想讓她操心。
瘋女人出走后的許多年里,小舅再也沒有和別的女人結過緣,一直到外婆去世,他依然是孤獨一人。對于一個已經五十有加的老男人來說,脫單的希望估計為零,當然,如今的他,對婚姻應該是更加不抱什么希望了。
小舅干過的荒唐事
正如我前面所講:小舅的缺陷就在于頭腦智商低,但是在很多方面他和正常人真的沒什么區(qū)別。比如洗衣做飯,生活自理等這些方面完全沒問題,干農活也是一把好手;另外,在娛樂方面,他喜歡打牌,什么長牌、撲克、麻將等他樣樣都會,至于精不精通那就另有一說。
真要說他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小時候我還真看不出來,經過這么多年的體悟之后,總結出以下兩點:一是思維單一,考慮問題難以全面;二是思想單純,容易相信別人。綜合這兩個特點,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智商基本停滯在少年時代。在一個少年的世界觀里,一切事物都是簡單而純粹的,人與人之間也不存在爾虞我詐。只是現(xiàn)實給他狠狠地上了一課,讓他知道這世界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不知是啥時候,這個三十來歲的“少年”也開始渴望遠方了。那時候他的幾個哥哥都已經遠在家鄉(xiāng)之外,或是成家立業(yè),或是事業(yè)有成了,于是乎,他的心思也開始活躍起來。他不想一個人一輩子就呆在一個地方,他也想像他的哥哥們一樣去遠方闖蕩。但是可想而知,他自己身上沒錢,外公外婆也不支持他,認為他沒有出門闖蕩的條件。
“少年”不死心,在左想右想之后,偷偷挑了一擔谷子去街上賣了,賣得的錢就用來當作路費。然而一擔谷子換來的錢根本就不夠用,那怎么辦?他又思來想去,最后決定拿這筆錢去賭場博一把。結果可想而知,他不但把這筆錢賠進去了,還倒欠了一筆債。
剛好這筆債的債主是當?shù)匾粋€出了名的小偷,小偷知道我舅及我舅家的狀況,于是就伙同一個同伙一起哄騙他說,只要他幫他們做一件事情,他欠他們的錢就可以一筆勾銷;如果這件事進展順利,得到的利益還可以分一部分給他。小舅問,要他做什么?兩個偷賊說,當然是幫他們偷東西了。
小舅聽后也是嚇了一大跳,這種有背良心的事情他還是做不出來的。偷賊知道小舅不愿意做,于是就威脅他,說他不但偷了家里面的糧食,還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到時候看你父母和幾個哥哥怎么收拾你!一頓硬的來完之后又來軟的。偷賊說,偷東西其實很簡單,你就把人家的東西當成是自己的,趁人不注意順手拿了就是。
兩個偷賊七說八說,小舅最后同意了,但是他還是不敢去偷別人家的東西,他把心思放在了咱家的水牛身上了。(東窗事發(fā)之后,有公安問他,為什么要偷自己姐姐家的牛時,他回答說,姐姐家的牛自己最熟悉,也好下手。等以后自己賺錢了再還錢給姐姐。)兩個偷賊聽說小舅要偷牛,自然是四眼放光,因為他們知道一頭牛的價值。于是他們約定,水牛由小舅去偷,他們兩個負責接應。
事情就發(fā)生在那個下午,小舅像平時一樣來到我們家,湊巧那天我媽不在家,我小妹三兩下就被他哄去隔壁家看電視去了。他把牛牽出牛棚之后就交給了兩個偷賊,回過頭來還特意對看電視的小妹說,他回家去了,房間的門他也關上了。
晚上喂牛草的時候,我媽終于發(fā)現(xiàn)牛不見了,但是她沒有往被人偷了這方面去想。因為在九十年代,一頭牛還是由幾戶人家共耕共養(yǎng)的,當時她就懷疑是不是哪家記錯日子提前牽去用了。如果真是那樣,她還得和那家人理論一番。當天晚上,我媽就挨家挨戶問問了一個遍,結果家家都說沒有牽過牛,她這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牛肯定是被人偷了。一想到牛被人偷了,我媽心里就亂糟糟的,因為牛是在她手上不見的,這筆損失必須她來承擔。但是她身無非文,哪里有錢去賠別人?
第二天早上,我媽心里依然毫無頭緒,她問過小妹,知道昨天下午自己兄弟來過,但是她怎么會想到這事就是自己兄弟干的!沒有辦法,她只好去派出所報了案。派出所對這個案件很重視,畢竟在當時的農村,一頭牛對普通農戶來說也是一筆巨大財富。派出所民警通過家人提供的線索,以及他們細心的勘察,很快就鎖定了嫌疑人。可以說就在當天下午,我小舅就被抓了起來。我媽當時也是懵了,不知道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小舅被抓后,兩個偷賊也很快進去了警方的視線,其中一個偷賊幾天后就落入了法網,但是另一個當?shù)爻隽嗣耐蒂\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讓他給逃之夭夭了。被抓的偷賊一口咬定牛是小舅偷的,他只是一個放風的人,而小舅嘴里又說不出什么來,最后可憐的他從一個被教唆犯變成了主犯。
當然,小舅的案子最后還是從輕發(fā)落了,畢竟按照他當時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我們對他責任的不追究,他很快就能出來了。但是這個時候他的犟脾氣又上了頭,說自己愧對姐姐,愿意接受制裁,于是,他自愿地在里面足足呆了兩年!
守村人
據(jù)說,在農村,每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守村人,他們這一生幾乎永遠都到達不了自己想象中的遠方,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安排,麻木、無奈也好,痛苦、心酸也罷,總之他們的身體連同靈魂都被禁錮在了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之上,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與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彼此再難分離。
小時候,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幾乎毫無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一個地方,那跟呆在囚籠里有何區(qū)別?所以,為了領略這廣袤的大千世界,體悟這多彩的百態(tài)人生,“走出去”便成為了我青春之夢想。只是在他鄉(xiāng)“游走”半生之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目標的“游走”只是擴大了身體的移動范圍,自身的靈魂依舊被禁錮在狹小的空間之內,這樣的人生其實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在為這毫無意義的人生問題糾結不已,各種懷疑,焦慮,痛苦和悲傷開始乘虛而入,生活就像走進了一個黑暗的通道,前進看不到光亮,后退也不知路在何方;想著將通道砸出一個窟窿,奈何雙手無力,費盡所有心力也只是徒勞無功。
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一路跌跌撞撞,總算在幾經周折之后終于看見了通道里的稀微光芒,這應該就是上天給的希望之光吧,順著他所指引的方向前進,內心也越發(fā)變得敞亮。我再也不想在“人生意義”上虛耗無謂的光陰了,人活著的全部意義應該僅僅是活著本身而已。
想起那在鄉(xiāng)村度過的了大半生的小舅,如今我也不覺得那是一種禁錮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給你一棟豪華套間,最讓你舒服的不過是那張床而已;你若心有掛礙,給你整個天地也是于事無補。所以,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心無掛礙,自由自在。靈魂放空,歡欣自來。
我不知如今的小舅有沒有這些人生感悟,但是作為一個心思單純的的人,我認為他應該不會有太多雜七雜八的念頭,一心一意守著那片熟悉的土地,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心中踏實,就勝過人間無數(shù)了。
前年歲末我又見了小舅一次,那時外婆健在他也頭發(fā)花白了,他的日常就是喝喝茶,種種莊稼,順帶照顧年事已高、行動遲緩的外婆。在農忙時節(jié)除了做完自家事務之外還能幫助鄰里春耕秋收;在我家需要幫助的時候也總是義無反顧、不辭辛勞。這么些年我對他的感激之情勝過其他,所以他來我家,我肯定也是盛情款待,尊敬有加的。知道他還喜歡抽點小煙、喝點小酒,平時少抽少喝的我也與他共飲了一場,臉紅耳赤之際又和他聊起了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家常。時間真真是太短了,轉眼間就催白了少年頭,只是他少年心性還在,說起往事依舊能喜笑顏開;與此同時時間也是一劑催化劑,他開始告訴我春耕秋收的規(guī)律,告訴我農耕的技能與方法,還告訴我如何孝敬長輩與善待子女。世間萬物都是相對,他說你怎樣對他們他們就會怎樣對待你我。
臨走的時候,我又送他走了好幾里的山路,那種感覺就像幼時跟隨他的感覺一樣,腳下是軟軟的,心里是慌慌的,我希望這眼下的路能夠漫長一些,再漫長一些,最好是永無止境。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路自然會盡頭,他也會在路的盡頭離去,然后留給我一個悵然若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