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P18~P25
先來一張單元知識總梳理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沒有導航的幾年前,向一位出租車大哥問路,大哥回我:“你先向北,走到第2個路口往東,再往南……”我拿出“小學生般”的懵逼臉請求他:“大哥,能告訴我往‘前’還是‘后’,或者‘左、右’嗎?”
你看,現在連導航都這么指揮:“沿當前道路向‘前’行駛,第1個路口‘左’拐……”
所以方向感不好不是很正常嘛?
麻麻們不要太焦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方向感不好的娃逼著方向感更差的為師想出了如“北極星”般璀璨的“認識方向大法”。
用此法之前,請問一下:娃們“前、后、左、右”都熟嗎?(大家信心滿滿,齊聲回答:“熟!很熟!!”)
好的!先背一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并在圖上標好這4個方向。
然后:第一步:
你在哪兒?(請把這4個字讀三遍)
為什么總有娃方向寫反?是因為壓根兒就沒搞清楚“觀測點”——自己的位置。
比如:“桔子園在水庫”的哪一面,“在”這個字的后面——“水庫”就是你的位置。(可以讓娃把小手按在“水庫”上,給自己做個提醒。)
“桃園的東面”是哪兒?“的”的前面,“桃園”就是你的位置。
娃第一步一定要確定這個。(非常重要!)
?
第二步:判斷這個位置是“橫平、豎直”還是“斜”的方向?
“橫平、豎直”方向比較簡單。
如:“桔子園在水庫的(? )”
如果娃不能脫口而出是“南”還是“西”什么的,不要緊。
先請娃把小手按在“水庫”那里。
然后給娃一個“拐杖”——問娃:“桔子園在你的‘上’還是‘下’‘左’還是‘右’?”
娃會很快說出:“左。”
那么我們想一想:上北、下什么?
好的,就是“南”。
再舉一個例子:“梨園在山楂園的(?? )”
把小手按在“山楂園”那兒看“梨園”。
“梨園”的方向是斜的,說明這個方向需要用兩個字來描述。
仍然給娃一個“拐杖”——“梨園”在“左”還是“右”?(右——就是“東”)
“上”面一些還是“下”邊一些?(上——就是“北”)
合起來就是“東北”。
(一定要先問“左、右”再問“上、下”。如果反過來問,娃會告訴你“北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給出方向找地點的題也可以這么教。
“水庫的東面”就找“水庫的右邊”。“梨園的西南面”就找“梨園的左下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這種路線圖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但是要先讓娃畫出箭頭——比如“市政府到人民路”。
問娃:這個箭頭往“左”還是“右”?“右”就是“東”。“上”還是“下”?“下”就是“南”,合起來“東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基本上這個方法沒有教不會的娃。
但是學會不代表熟練。它們之間有一段長路要走,這條路上寫著兩個字——多練。
練得多了,娃自己就會把“上、下、左、右”這個“拐杖”丟掉,迅速反應出“東”、“南”或“西北”、“西南”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我說的這個教方向的“法子”只適合方向感比較差的娃——就是課上完了實在是跟沒上過一樣。因為這個方法有一個缺點:太碎了!相當于把菜嚼爛了喂給娃。
所以上課時除了剛學“東、南、西、北”4個方向時用“上、下、左、右”來導入和輔助。學“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時都是直接讓娃明白“東和北之間叫‘東北’”,“西和南之間叫‘西南’”。這樣更連貫、更整體。
so,這個方法適合輔導,不適合培養娃的數學素養。
TIPS:
1、二下的“認識方向”與一上的“確定位置”其實核心是一樣的,都要先確定好“觀測點(到底在哪兒)”,再去判斷所要觀察的那個物體。
這一步娃很容易忽略,著急忙慌地開始做題,所以常常把方向寫反。
(這一點特別重要!娃95%的錯都是由于這一點沒做好。)
2、關于“方向板”。
“方向板”制作的初衷應該是鞏固、復習8個方向,所以絕不提倡娃做作業時依賴“方向板”。它可以看作是一個拐杖,能不用就不用。
3、方向這個內容考試一定會考,但考得一定很少。這學期學過就過去了,以后(小學階段)不會再接觸了。
我的意思是它值得花時間,但不值得死磕。時間還是花在“計算”和“解決問題”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