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從下黨返回廈門,還是來時的那條路那些人那輛車,但是此時車內的氣氛有點寂靜,我們在靜靜回憶與孩子相處12天的一點一滴!2016、2017年來來返返四程下黨,第二次進入下黨除了熟悉的情懷更多了分特別的使命和成長的蛻變。
古人云: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12天高品質的夏令營,前期的籌備為期三個月之久,選拔培訓實踐實踐,而所有前期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為了給鄉(xiāng)村的孩子帶來一場高品質的閱讀夏令營。為進一步提升隊員的能力,誠毅童行的指導老師更是邀請到了有關支教方面的行業(yè)專家為隊員們進行培訓,除了理論的培訓,隊員們更是前往濱水社區(qū)、安兜圖書館等實踐地進行實踐,通過實踐回應和提升理論所學內容。
竹子老師親自演示了繪本劇怎么玩,也提醒我們要與孩子多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即“心之所向,即使夢之所棲”;王曉芬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如何設計繪本教學;楊靜老師帶領我們深入的解讀了繪本,不僅要關注結構、關注內容,更要關注繪本本身蘊含的價值;呂珈臻老師教會我們十種閱讀的能力;美美老師講述了如何疏導孩子情緒的辦法;賴敏利老師用其親和的語言和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教會我們如何在繪本世界當故事大王;擔當者行動機構的張春亮老師也用其豐富的夏令營經驗為我們講解了何為志愿者精神,不是單純的愛孩子便可以當志愿者;葉澤權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兩天的團隊拓展培訓,增強團隊凝聚力。
記得在2016年第一次參加誠毅童行支教培訓時初遇繪本時,就被它深深的震撼。繪本中精美的圖文,經由主講老師聲情并茂的演繹,堪稱真實完美。竹子老師(朱湘云博士)給我們示范了繪本劇《是誰嗯嗯在我頭上》,不斷變換的充滿童趣的聲音以及惟妙惟肖的動作讓我驚呼:天哪,怎么會有這么神奇的書籍?讓人有忍不住閱讀的強烈沖動。還記得上楊靜老師說:“解讀繪本是指導孩子閱讀的靈魂。”從繪本的封面到封底,每一頁都可以挖掘出內涵細節(jié)。是的,而后的每次培訓課我也總能收獲到不一樣的新知識。這些良師啟發(fā)我一直思考短短的十幾天天支教,我們能夠帶給孩子什么,又能給孩子留下什么呢?
2016年和2017年兩年前往下黨,不僅僅源起于繪本之于我的無限吸引力,更因為閱讀課時山里的孩子們眼里專注淳樸的光芒。我與孩子徜徉在繪本課堂的海洋里:我們啟程前往遙遠的侏羅紀世紀,探望了兇惡而又有溫情的暴王龍;我們去了海底世界,找到了團結友愛的小黑魚;我們還去了寺廟,欣賞了千年古蓮花……
巨東紅老師的一句話一直印刻在我的腦海里:“所有的路都是需要一步步去走。老師希望使命感、自豪感可以慢慢轉化成堅持、毅力、從內心展現(xiàn)出來的愛心。”有段時間,我腦子里盤旋著這樣的問題:我到底想要過什么樣的人生?鄭重思考后得出的結論是:我要擁有一個幸福、快樂、有意義的人生。如何才能有意義?似乎只有把自己和他人進行聯(lián)結,并且有擔當負責任,才能有意義。于是不知不覺間,我好像找到了我“人生的神秘使命”——把孩子、公益和繪本進行有效聯(lián)結,這是我所感興趣并愿意為之努力的。
明確人生使命后,我更加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去升華。兩年的閱讀志愿者經驗,我不斷在體驗培訓時老師說過的話:“孩子的‘亂’是正常的,關鍵在于你怎么去引導,還有對于課堂規(guī)則的規(guī)定。”是的!課堂規(guī)則的強調!孩子的亂只要在掌控之中便可以減少對孩子的制止,孩子有本生的野性,毫無質疑。解決提升對課堂的掌控力和吸引力。2016年支教回來,偶然的機遇參與了廈門公益機構“擔當者行動”的閱讀志愿者以及北京益微“V立營”的三天學習。擔當者教會我要以真誠、純粹之心做專業(yè)高水準的閱讀公益,“V立營”讓我更加了解了鄉(xiāng)村夏令營的模式:同理心傾聽、欣賞式提問 、與孩子相處的三大能力、還有各種的拓展活動……
有人不解地問,不就一次簡單的支教嗎?前期那么多的培訓有意義嗎?有!我很肯定的告訴他:只有接受了充分的培訓,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提供高品質的志愿服務。對孩子,特別是鄉(xiāng)村的留守孩子,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給予他們重大的影響!何為志愿者精神?不僅是愿意付出的熱情,更是擁有專業(yè)的知識。曾經無數(shù)次對自己說過:“既然堅定了這條道路,再苦再難都別后悔,你一定要全力以赴。”2017年,再次踏上“誠毅童行”的列車,我再次參與了前期的培訓以及課程試講,欣喜的是看到了經過一年沉淀學習后,自己的“功力”比去年大大進步了。
繪本閱讀,已然成為照入我生命里的一束光,生命因為它而越發(fā)閃耀。或許到達光芒耀眼之處行程遙遠,那又何妨?只要信念還在,初心還在,虛懷如谷,我終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