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讀大學的第一個中秋節和國慶節趕在一起了。
第一次跑到離家將近600公里外的地方讀書,待了不到兩個月,的確有點想家了。
我清晰記得12年8月26日晚上我和爸爸到的南昌,第二天一大早趕校車到的學校,爸爸把手續辦齊之后,就坐車回家了。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自己被丟在省外,不知道怎么回家,畢竟我從來沒一個人出過縣城。有點害怕和擔心,怕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
剛到大學那會興起找老鄉,遇到老鄉就覺得很親切。所以在開班會上自我介紹時候,基本上都知道誰誰誰是哪的。
第一次和一個男孩子商議好一起買票回家,他是我同班同學,然后又是老鄉,感覺甚是親切。然后我知道他也要去合肥轉車的時候,感覺自己就賴上他了。兩個人出門總比一個人出門好些。
我們打算買了晚上1點多的票,正好可以坐6個多小時火車,第二天天亮到合肥,然后轉成比較方便一些。可惜買票的人太多了,基本上一個月前好的班次都被訂完了。最后搶到一個下午的票,要半夜到合肥。后來果真半夜到合肥了。
現在想想覺得我們兩個跟傻子一樣,在合肥站售票大廳地上坐了一晚上,尤其是后半夜凍死了。
但是我那時候覺得挺刺激,因為我從來么有半夜在火車站待過,但是再也不想經歷了,的確是不好受,而且晚上挺冷的。
再后來的大學清明、端午、中秋放假就再也沒買票回去過了,一方面是因為省錢,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太遠了,不想折騰,來回路上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太折騰人了。
每次過節、爸爸都會問這次回來嗎?啥時候回來?我都說不回去了,太遠了,折騰死了。其實我也知道,拒絕他們心里挺不好受的,他們心里失落,我心里也會很難受。
在外地讀了四年書,我開始想家了,不想一直在外面飄著,沒什么歸屬感。大三面臨找工作和考研,我很是猶豫。我想找個離家近的,可是離家近的地方我都不熟悉,而且我一個三流學校畢業的學生,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我決定考研了。
我想我考到合肥,離家就近了,其實我那時候還不清楚南京到我們那個小縣城更近,高鐵半個小時左右。如果我要是早知道這一點,估計我就在南京讀研了。
后來我也考回家附近的城市,基本上一個月回家兩次,如果有過節,回家的頻次就更多了。加上研究生時間比較自由,只要你完成自己的導師安排的科研,合理安排時間寫自己的論文,其他時間都可以做別的事。而我就是經常回家。在家買買菜,做做家務,和爸爸媽媽說說話。
然后現在工作了,我從之前每個月回家一次,變成了現在幾個月回家一次。從之前每周和爸爸媽媽視頻一次,變成了現在隔幾周才視頻一次。
每天都在忙,不知道在忙什么,這樣的工作,一方面體現不出我的價值,另一方面我真的覺得這樣忙下去不是個事,所以果斷提出離職,收拾好心情,奔赴下一個工作領域。
馬上又要到中秋節了,這次沒打算回家過節,我想陪姜先生回他老家過節,之前和爸爸媽媽也說好了,每次端午、中秋和國慶都是去我家,這次我想趁姜先生有時間也去他們家,讓他也陪陪他爸爸媽媽。
因為有存休和年假,這個假期,有點長,我還是有足夠時間多陪陪爸爸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