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
我曾經對女兒說過: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地方?對孩子來說:父母所在的地方是最重要的地方!而對父母來說:孩子所在地方就是最重要的地方!特別是對于你們這一代獨生子女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中國年的年味也就是越發重要了。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而子女對父母的愛是修養,孝順是這家孩子的一種修養體現,家風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的修養,在我看來所謂的門當戶對其實就是兩家人家的修養相當,文化習俗相當。
2009年春節前,大三的女兒在新疆的德哈令天文臺見習,一天她打電話對我說:“媽媽跟你商量一件事,這個春節我不回家過年了,好不好?”。我明確答復:“不可以”。女兒說是火車買不到,我說你乘飛機回來,女兒說學校只報銷火車票,不報銷飛機票,我說我給你報銷。在女兒眼中,她總覺得媽媽是個工作狂,即使回來也沒有什么時間陪她,同學們都不回家過年,她也想不回來了。但我心中明白,回家看的不僅僅是你媽媽,還有家中其他人,特別是四個老人,在國內春節都不回來過年,出國了呢?嫁人了呢?那年她被我叫回來過了個中國年。
2010年春節,女兒去了美國的UCLA實習了,大年初一,我在醫院值班,而女兒是一個人從陽光明媚的洛磯飛到冰天雪地的俄亥俄州的OSU做校園訪問,這是她在拿到的第一個OFFER,她很重視,做了大量的準備,后來她陸續地拿到了美國12所大學的OFFER,一個人在美國做了8個學的校園訪問,這個春節期間我們是在選哪所學校的討論中渡過的,但最后女兒也沒有聽從我們的意見,早早拒了那些學校,最后只留了三個學校作最后選擇,說是要攢人品,把機會留給其他學生,因為一般來說這些學校這種專業只招一個國際生。當我問她為什么把哥大CU和JHU給拒了時,她對我說:在美國本科看學校排名,研究生是看專業排名的,你們是不是為了你們的面子,想讓我進CU呀?
2011年、2012年春節女兒都沒有回來過年,2013年春節時想家了,給導師請了假,就回家了,回到家時對我說,為了回來過上個中國年,是連續一周每天工作十五個小時以上,平時一天工作都在十二個小時以上,因為她在電腦上裝了個軟件專門統計她的工作時間。我笑她,你大三那年在國內,春節都想不回家過年,現在你知道了吧!有些事得時不覺得,沒有時你就嘗到滋味了吧!
2014年的春節,過得十分郁悶,女兒辛苦打拼四年,終于可以博士畢業了,可是去哪里工作呢?當她問我:我讀了那么多年的書,都博士了,為什么還找不到一份工作時?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大年夜和她爸兩個人都沒心思做年夜飯了,去一同學家里蹭了個年夜飯。大年初一我開始看8集電視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然后寫信給她:要想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歷來都很困難,當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在美國賓大留學時,也遇到了同樣的這些問題,當梁思成寫信給他父親梁啟超抱怨這樣終日伏案繪圖,每周學習工作在60小時以上,怕自己以后成為一個只知繪圖的匠人時,梁啟超回信說:“你覺得自己的天才不富你的理想,又覺得這幾年專做呆板功夫生怕變成畫匠,你有這種感覺,便是你的學問在這時期內將發生進步的特征,我聽見到是喜歡極了。孟子說: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凡學校所教與所學總不外規矩方面的事,若巧則要離了學校方能發現。”當梁林兩人四年學成想回國找工作時,梁啟超又去信給兒子和未來的兒媳說:“現在覓業之難,恐非你們意想所及料,所以我一面隨時替你們打算,一面愿意你們先有這種覺悟,縱令回國一時未能得相當職業,也不必沮喪失望,失望沮喪是我們生命之最恐怖之敵,我們須終身不許他入侵。”我雖沒有梁啟超那樣的才情和能力,寫不出這樣的家書,但要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我只能調侃地對她說,如果你想留在美國,媽媽過來陪你開個茶館,如果你想回國,媽媽陪你開個咖啡館。最后,那年女兒拿了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博士后工作。
今年春節前也是的,都是在糾結和等待中,我們只能在電話里向女兒傳遞父母的溫暖。女兒申請了十幾份工作,不停地寫簡歷,找人寫推薦信,一關一關地過,全世界的博士后來爭一個崗位,進入面試已不易,錄用更是難,她還在一邊工作一邊等待,過年是在智利的山上,年夜飯是一包泡面,初六工作結束返回ESO,初七面試,昨天年初十二得到回復,找到了美國夏威夷天文臺的工作。這是中國年女兒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這個年的年味最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