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 神清血熱一碗羹,腥與苦入俠骨,刀光劍影里品幾分,人世浮沉。
河圖的歌,帶著稚子般的清澈,飄飄渺渺透出武俠氣,品之,甘洌如泉水,入心如冰雪,頗有佳人在水一方,遺世而獨立,俠客水上漂的意境。
武俠是個遺夢,從前丟掉的情懷會以別樣的方式重現,所以藏著一分真,二分假,三分戲謔,四分執著。
寫武俠的人是浪漫又世俗,灑脫又拘謹的,現世中得不到的,總想著有個慰藉。
武俠繞不開金庸古龍,有人評價說:“古龍的廟堂再高,總有一片江湖;金庸的江湖再遠,總有一座廟堂?!?/p>
人的格局有三: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武俠亦是如此。
一、道 莫急莫停莫轉身,狹路相逢,莫論歸程,莫問 有誰在等。
河湄之畔,心繪出你的武俠之圖,見天地。
毋庸置疑,金庸筆下的大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郭靖。郭靖是有些蠢笨的,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以蒼生為念,以百姓為天,將責任攬于肩上,不可謂不仁義。他是真正意義上的俠者。
如果你看過貓膩的《將夜》,就會知道里面的夫子多么像孔夫子,觀看著天地萬象,預測著死生輪回。
從前到現在的武俠江湖,時間的洪流滾滾,寫的人不停在變。
但無一例外,在他們的筆下總會出現那么幾個道德與武功一樣讓人肅然的人物。
他們克己的有些不近人情,卻也樹立起信仰的豐碑。
“以柔克剛”“剛柔并濟”之類的言說并不新鮮,武俠里充斥著各種教派的真義。
什么是道?道非道,非常道。
武俠與道是分不開的情緣。
二云破月白劍出那一瞬,至頸側輕吻,勝負一觸即分,生死只在方寸,風息花無聲,花月無聲飲人恨。
河湄之畔,舊憶起你的武俠之圖,見眾生。
當時年少,特別喜歡《一代宗師》,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江湖氣。
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宮二無力反抗,眾生皆是不允,她偏要倒行逆施,她的血性,只怕男兒都要讓她幾分,可她付出的代價亦是沉重。
有句話叫,戰爭讓女人走開。武俠的世界,女人是不是也最好離開?
可我喜歡宮二,哪怕她垂垂老去,孑然一身,活成一臺眾生喧囂,獨自流淚的戲。
世事滄桑,她依舊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是寒夜里銳利無比的一把尖刀,是冬夜里打落的一朵傲梅。
章子怡打從《臥虎藏龍》起,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倔強。
她飾演的玉嬌龍向往江湖,只知道江湖的好,卻不知道紅塵滾滾,江湖險惡。
最后的天涯一躍,亦不訴薄涼。此生,此身,皆是虛妄。
不知道,事到如今。
她可否見到了眾生?
眾生之相,她可曾看透否?
三待我撕開半里這晨昏的乾坤,三尺青光輪轉洗煙塵,喝最烈的酒 ,戀最美的人,看海闊云高波瀾生。
河湄之畔,吟誦著你的武俠之圖,見自己。
我們可以是大俠,但更多的是匆匆而過的路人。我們肯定不是書中的主角,因為但凡是主角,肯定免不了光環加身,各種刀槍不入。
我們是路人甲,是壯烈的炮灰。
然而,當金庸為楊過脫掉那層主角的外衣,讓其桀驁不馴的本性一一展露,我驚奇的發現,原來他和我們一樣,需要的是風吹雨打過后,成為飄落的一朵晶瑩的雪花。
有誰會心疼楊過呢?可只要心疼他的人,他都真誠以待。他是如此的渴望愛,渴望的像個小孩。所以,哪怕生性再頑劣,他也愿意呆在古墓里,讓姑姑成為他的一道光。
一個人的愿望已經那么小了,我們還能說什么呢?
可一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想要什么了,我們又豈不慚愧呢?
世界有縫隙,才會有光透過來。
我們的生命支離破碎,卻也絢爛。
武俠,不過是大碗吃肉,大塊吃酒的爽利。
武俠,不過是讓一道光透過來。
人說江湖浪涌最多無畏的人,來三錢熱酒買我的心魂,教山川顛倒 教地裂天崩,這天地我來撐,快平生。
刀 斬風斬雨斬鯤鵬,扶搖翼隨我身,陰謀詭計里耍一陣,也自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