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真的很羨慕作者能在巴學園讀書,這樣一所釋放孩子天性,發掘人性真善美的學校讀書。書中從作者童年小豆豆的視角展示了在巴學園度過那些趣事,很多方面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比如
校長說把山里的東西和海里的東西拿過來吃給大家吃,校長檢查每個小朋友的便當中缺少什么,缺陸地的肉或蔬菜,就來句“山”,缺海里的魚,就來句“海”,小助手就往小孩子的便當中添加相應的食物,新奇而又好玩的作法,及平衡的每個小孩子的飲食習慣,又勾起他們的食欲,反倒小孩子沒有了挑食的選擇。
再比如
校長看到在掏糞找錢包的小豆豆,打趣說之后要把他們歸原位哦,不會因為一件事可能存有危險性而去阻止孩子或者幫助孩子,讓孩子為自己努力去付,同時也學會承擔結果,好的壞的!獨立承擔才讓一件事領悟到該有的程度。一再被阻撓的事,有可能成為未了的心事一直糾纏著心智!
同時
放開束縛,沒有被規定死的桌位,巴學校也不設死板的課程表,任由孩子選擇上課內容,接受孩子最喜愛的一切,尊重孩子的心愿,可以讓孩子留守學校過夜只為一探究竟電車教室怎么被運進學校的。讓孩子完全體驗心里所想體驗的一切,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那是成長的最大動力和最好的老師!
放下偏見,裸游的提議,校長說的身體都是美的,得小兒麻痹癥的阿泰也沒有被其他朋友歧視,坦誠相見的前提,自己先做到一絲不掛!連舉辦的校運會,運動會項目的設置也是為了身體不便的高橋同學而設計的,為了就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女老師錯說一句高橋同學“有尾巴”說法而被校長嚴厲斥責。巴學園考慮到每個小孩的感受,比小孩子本身更懂小孩子想要的!
還有很多趣事,
墓地不怕鬼的探險,農民老師耕田教學,能檢查身體是否健康的樹皮……
世之最可懼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的美、有耳不聞其樂、有心不解其真、既無感慨亦無激情……之類也。也許巴學園給到作者童年的,也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人性美,童真樂!
就像巴學園校長一直告訴在別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一樣:小豆豆真是個好孩子呀!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因為我們,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