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工智能成為科技發展的熱點,引起廣泛的關注,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當前人工智能的開發無非兩種,一種是通過編程進行設定,機器只是按照程序進行作業。另一種是類似于美劇《疑犯追蹤》里的machine那種監控和分析系統。
可是,從想象中來講,人工智能應該與人類智能一樣的東西,不僅能夠執行,包括像machine那樣能夠分析并做出決策都不應該是完整的智能。智能是應該帶有感情的,而不是運算的速度。
從人類智能發展的歷程來看,智能是在自主形態下產生的。而當前的人工智能,則是在人為干預下、有意識的實施的。未來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能會擺脫人的控制?如果不擺脫人的控制,那何以稱為人工智能?
近年來,人工智能能夠得以大力發展的原因是基于數據信息技術的發展,這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真正的人工智能的到來,并不會以人的意志來發展。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關鍵在于信息數據自身的演算速度的提升。當這種數字的演算速度達到了人腦的相當水平,那么人工智能自然而然就會發展起來。現在的數字演算水平,雖然表面上比人的運算速度快很多,但對于人腦運轉的運算水平而言,還是相去甚遠,遙不可及。
人工智能的開啟方式,與我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其本質就是基于數據信息的運算速度。當達到了動物大腦的水平,那么感知就會產生,然后才會形成所謂的人工智能。換言之,生物智能是基于有機物質的感知系統,而人工智能是基于數字信息的感知系統。如果沒有感知能力,就談不上智能。因此,就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人工智能的開啟還有一定的時間距離,且人工智能的表現也并非我們想象中那樣。智能與計算機系統表現出來的高效率完全是兩碼事。智能是感知前提下的意識,而現在初級階段的所謂人工智能不過是對人自身的機械僵硬復制,與人工智能本身并無內在關聯。
201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