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婚姻中女性的新聞有點多,而且多數是負面的。一位媽媽帶著女兒跳樓,以此威脅出軌的老公回家;一位難產的孕婦要求剖腹產無望之后跳樓身亡;一位媽媽因產后體重劇增,遭到被離婚……
微博、微信朋友圈瞬間炸開,引來各種唏噓和各種段子。這無疑對近幾年來日益增多的恐婚族,尤其是女性恐婚族,又增加了無數個恐婚的事實例證和理由。
【一】
的確,恐婚族的存在是有道理的。隨著女性獨立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女性實現了個人的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婚姻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成為負擔。當然,前提是糟糕的婚姻。
而現實中,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各種新聞消息,爆料的往往就是這種糟糕的事實。可能是一個小點就被無限擴展到大的話題,引來社會各界的探討。從“未婚女性”到“已婚少婦”再到“懷孕準媽媽”到“帶娃媽媽”甚至到“準婆婆”到“真婆婆”……各自站在自己的視角評判著一件并不知道真相的事情。所有的口水和口誅筆伐,足以堅定恐婚族的意念了。
但是,我們發現多數的恐婚族雖然對婚姻恐懼,但是卻仍然想象著婚姻的美好。只是因為社會上負面消息太多,導致恐懼大過期望,所以,寧愿選擇保守的做法——不結婚,以此讓自己遠離傷害。
【二】
我們不得不悲觀地承認一個悲觀的事實:婚姻就是下賭注。有幸,遇到好的人,享受幸福的婚姻;不幸,遇到不好的人,度過一場不幸婚姻。怎樣,害怕了嗎,不敢將所謂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拿來下注是嗎?想要穩穩的幸福是嗎?
Sorry,不可能。因為,哲學告訴我們,世界是運動的,運動就會有變化,那婚姻和感情當然也躲不過運動和變化。可能由好變壞,也有可能由壞變好。你我都不是上帝,主宰不了世事的變遷。
但是,Don't cry。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就要放棄對未知的追求嗎?這是沒有一點道理的。因為這么多恐懼,這么多不確定,就不去愛,就不去結婚。如此的話,人生還不用奮斗了呢,因為一個人成功的概率太低;也不用學習了呢,因為能派得上用場的機會太少;也不用要小孩了呢,因為付出那么多還不知道會教育出什么樣的熊孩子。
從今天起,葛優躺就好了。因為這樣是最安全的嘛,沒有傷害、沒有痛苦…躺了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聽著別人戀愛、結婚、生子、離婚、升職、落魄……各種好的、壞的消息。然后自己一邊抹著眼淚感嘆道“***太可憐了,被老公甩了”“***好辛苦,踩著高跟鞋抱著娃”“哎,人生太不容易了”“我恐婚、我恐社交,還是這樣待在自己的安樂窩里安全一些”。于是,你就這樣躺了一生,安安全全地躺了一生,沒有受到感情的挫折、婚姻的失敗、事業的打擊,你安然地度過了一生。真美好。
【三】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恐怖。為什么這些道理我們都懂,而在婚姻這件大事上,就犯糊涂了呢?怎么就以新時代女性標榜自己,扛著“不婚”的大旗,自我欺騙地說著“單身很好”呢。你有勇氣去在職場上殺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為什么就沒有勇氣去選擇經營一方只屬于自己的婚姻小天地呢?再者,婚姻幸福的案例又有那么多,為什么不去選擇相信這些美好呢。
所以,與其用渾渾噩噩、戰戰兢兢、但擔心心、郁郁寡歡的今天原速不變地走向毫不確定的明天,不如用實實在在、開開心心、充滿陽光、力所能及的今天原速度不變地走向毫不確定的明天。明天,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我不能期許你是美好的,當然也一定不會肯定是糟透的。
【四】
首先明確,想要找到對的人,不是要把一生托付給他,不是靠他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而是找個能陪伴的人、能聊天的人、可交心的人,當然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的人。擔心自己找不到相愛陪伴一生的人,所以焦慮、憂郁。可是,如果這一切都是注定,那么開心與否都要接受一樣的結局,那么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不開心、不大氣呢。開開心心地走自己可以選擇的生活,不能自主的生活就交給命運吧。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轉化,塞翁失馬嘛,大家都懂得。擁有好的婚姻,就享受;沒有好的婚姻,就轉戰實現自我。誰說經營好婚姻才是贏家,經營好自己,一樣是人生的贏家。經營好自己的店鋪,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自己一樣可以幸福。
【五】
最近,感動的事情有點多。身邊有兩位女性朋友創業,做起來自己的小生意,其中一位還有主業,夫妻恩愛,寶寶可愛。事業做得有聲有色,看到他們那么努力地生活,突然覺得,女人,你一定要好好生活,努力生活,這樣好讓你的生活看起來不費力氣。不管你是已婚還是未婚,婚姻從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這一生,最重要的永遠是你自己,并且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晚。
不要做婚姻、家庭甚至人生的被動者,而是做自己人生的主動操盤手。不懼怕婚姻,不懼怕失敗,不懼怕下注。
人生何處不相逢,柳暗花明又一村。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