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木羽晨
? ? ? ?二十多歲的恐慌,是擔心自己太年輕了。說話不著調,做事不靠譜,寫下的文字也如無病呻吟般索然無味,沒有足夠的閱歷,沒有深邃的思想,更沒有亮眼的字句可供回味……或許這個時代也已經不太追求所謂的深度了,因為生活節奏太快,快到甚至讓我們趕不上去細細品讀一本好書,而只是走馬觀花地看完標題和目錄,就任意妄為地匆匆為它們貼上膚淺的標簽,稍稍有心的,或許還會看一看冗長的副標題,然后為那些被貼上了負面標簽的好書打個抱不平。
? ? ? ?社會進步讓我們學會了追求短平快的快餐式生活,可總有一天,水滿而溢,你的內心還能沉下些什么?
? ? ? ? ? ? ? ? ? ? ? ? 旅行的意義
? ? ? ?或許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自己都誤讀了旅行的意義,直到從西安到家的歸途中。我把那一刻的感悟總結為:向內求索是旅行,向外追尋是旅游;旅行走心,而旅游走腎。而旅途中,我看到了太多“有趣”的事:兵馬俑大廳里,越來越多的人抬著相機,與死人和陵墓合影;華清池旁,越來越多的人掏出錢包,把印著毛爺爺的人民幣投向皇帝和貴妃的浴池;華山之巔,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和“華山論劍”的石碑合個影,鬧得險象環生……可誰知道,當你飛速地按動快門以為就要“留住感動”時,真正的感動溜走了,當文物上鋪滿花花綠綠的人民幣時,它們已散失了文物應有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散發著世俗的銅臭。光圈和快門不能全留住你想要的美與感動,金錢也買不來你內心的閑適與安寧,唯有向內探尋,用眼睛、耳朵和自己的心靈對話,如此,你看到的,才是你真正想看的,你聽到的,也才是你真正想聽的。旅途中,我們追尋簡單快樂,尋求刺激,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是人性的本能,但這并不能滋養你的人生,只有一段走心的旅程,才勝過這樣一場腎上腺素的飆升。
? ? ? ? ? ? ? ?優秀,需要時間去證明
? ? ? ?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時間總是不夠用。還沒復習完就得考試;草草看完一本書,還沒細細回味,就看下一本;匆匆過完一個學期,還沒好好反省和總結,新學期就來了……時光匆匆,教育發展的腳步匆匆,卻也教會了我們急于求成:看過的書,馬上就要具備書中的氣質;學過的知識,背過的公式,馬上就要會用,否則就是智商不達標;殊不知,書中的氣質,只有當你身臨其境時才能感同身受;而學過的知識,會的快,忘得更快,沒有長期的積累,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再深的記憶,也不敵最淡的墨水。所以,我們總喜歡說,人丑就該多讀書,但真的讀書就不丑了么? 堅持若干年后,或許可以,但就當下,不行。優秀,有它固有的期限,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優秀。
? 才華要配得上野心,野心莫辜負才華
? ? ? ?似乎是從小就被教育,人要有遠大的抱負,不能目光短淺,不能做井底之蛙。于是,似乎不論做什么,總是不會滿足,做不好的時候,想著做好,做的好一點,想更好一點,發現別人還比自己好,就想著超過他,如此往復不斷,說難聽,是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說的好聽,那叫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可是,能力總是有限的,野心和欲望是無限的,所以,得了強迫癥的毛病,一言不合,就悶悶不樂,郁郁寡歡。若不是碰壁碰的頭破血流,或許還會繼續愈演愈烈,好在及時收手,改邪歸正了。后來,我琢磨自己是否幸福的問題,答案簡直要嚇壞吃西瓜的觀眾。我們總是在追求別人認為好的,總是用自己和別人去對比,而且往往是貧民子弟和富二代比,工薪階層和官二代比,結果,總是可想而知。盡善盡美固然是再優秀不過的品質,但究其痛苦的根源,是我們未能正視自己的才華,也未能收斂自己的野心。我們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少了那份沉下心去修煉自己能力與才華的心境。才華撐得起野心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野心辜負才華的人,是無奈的,也是悲哀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 ? ? ?我們總把年輕當成資本,肆無忌憚,揮霍無度;可我們也真該把年輕當作資本,因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 ? ? ? ? ? ? ? ? ? ? —— END ——
作者:木羽晨,文藝青年,天蝎男,藥學小碩在讀;攝影迷,細節控,完美主義者,文風細膩,善思辯,沉穩而有力量,渴望用文字與心靈筑起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