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家的孩子叫我姑姑,冷不丁地被叫“阿姨”“姑姑”,我總是有點不習慣,好像意識里總覺得自己還是“姐姐”。可在這么一次一次的“一愣一愣”里,我應該也會慢慢習慣,到哪天有小朋友叫我姐姐我還會嚇一跳。
真的、單一的——真真假假、復雜多元
開始去想大人的世界。它和我現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現在的世界是“真的、單一的”而大人的世界“真真假假、復雜多元”。從前對人就只有一種方式,高興了我就笑笑多說幾句話,不高興了就轉過去不理你。現在好像我對一件事情可以有許多種反應,我會考慮一下以一種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反應來表現。比如李笑來說的“你可以表現的憤怒,用大吵大鬧來烘托氣氛,為的是解決問題”,看,這不過是種方式;比如冷漠或者熱忱,都只是方式。這么想想讓我覺得心里好涼,好像這世界怎么真真假假、人人都有許多面孔,讓人生厭。可是好像我也學會了,雖然我還比較初級,但是總會越來越熟練。
可貴
越是這樣就覺得真心的可貴。要多難啊,在這個浮華的世間,你們依舊滿腔赤誠,這真的是最難得的事情——你還以真心待人,還有人以真心待你。不為算計,不為得體,你的喜歡不喜歡、想要不想要,都清楚明白的說出來,那多好哇~
理解
從前會很容易討厭一個人,不喜歡他說話、做事,就在心里打一個大大的叉。現在會怎么樣呢,一個直接的表現是“我不會再輕易的評判”你看他因為沒發周報開除一個人,但是這也許只是個說辭,還有別的原因。你看一個人勢力圓滑,可你不知道她在怎樣的環境下長大,因為什么樣的境遇變成這個樣子——換做是你,也未必做得比他好。我開始能夠明白我們有不同的成長環境,我們現在的樣子都不是單純的“我想”就變成的,還有許多不由你決定的因素,所以,會對別人有更多地理解吧。
大人的世界真真假假、復雜多元。看一本講營銷的書,上面說一個市場推廣人員要注冊100個百度的賬號,然后發帖、頂帖、炒熱;你要招加盟商,就在百度知道上做問答“做誰誰的加盟商賺錢嗎”我心里的感覺很奇怪,是怪他騙人嗎?也不是,因為他確實覺得自己是賺錢的;只不過是你以為他是不帶目的的第三方所以才愿意信他;而他,就是利益直接相關的人。你以真心待人,他以算計對你——怎么能不難過?
20%的良善
那怎么辦?你當有自己的識別,不要全然相信,保留一些懷疑;也不要憤世嫉俗的覺得這世界都是騙子,沒有,只是他比你想象的復雜,你需要多加一些小心。你依然可以在80%的時候滿心算計,而在20%的時候單純善良。
這是我對自己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