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密碼》:幸虧人性不曾失落

一個科學家可以造福人類,同樣,一個科學家也可以毀滅人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筆者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我看完《失落的密碼》的感受,也就是上面那句話最合適不過了。我用了一周時間看完了這本驚險刺激的小說,在佩服作者富有邏輯性的寫作頭腦和跌宕起伏的情節的同時,也讓我深深感覺:嗯,現在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幸福。以前總覺得自己笨,現在雖然也覺得自己笨,但突然發現笨有笨的好處,所謂"大愚若智"也就是這樣,至少不會像書中的古普塔教授一樣想著怎么去害人……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馬克.阿爾珀特,其自稱終身的"科學怪客",早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天體物理學,畢業論文的主題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運用。他能夠游刃有余地講解愛因斯坦的秘密,這也就是他能夠寫出這本小說的緣由,而后他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詩歌并獲得碩士學位,最終成為《科學美國人》雜志的編輯,他之后的工作就是為讀者解密科學謎團。

而這本小說的出發點就是對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解密。從一宗殘忍的兇殺案開始,一串沒有意義的數字,從而牽扯出愛因斯坦震撼宇宙的驚人奧秘。我是一個文科生,對物理學簡直一竅不通,所以在這篇拆書筆記中,我只能以文科生的思維去談談我的體會?;蛟S有鉆研物理學的學者在看完這本小說會有不同的想法,但至少我不會講解這些讓人頭痛的"死亡方程式",即"E=mc2"(能量等于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運用"E=mc2"理論,人類成功地制造出了原子彈,這不得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突破,我抱著好奇心又查找了與這個方程式有關的一些信息,才發現這個方程式也是制造核武器的基礎。那么稱它為“死亡方程式”也不是那么夸張,要不然,那些沒有用核武器而制造戰爭的人或許還能得到一些寬恕……可事實是,每天在戰爭當中遭受磨難的那些人,他們寧愿相信上帝,也不會去相信愛因斯坦這個偉大的科學家能帶給他們一些什么樣的改變,在我們夸贊愛因斯坦等那些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他們或許正咬牙切齒地對著愛因斯坦的畫像吐口水!

當然,這么說有些絕對,畢竟愛因斯坦當初是抱著造福人類的心態而進行的科學研究,只是他一心鉆研他那偉大的方程式的時候忽略了"人性"。我在看完這本小說后,順便查了愛因斯坦的一些信息,發現愛因斯坦在做科學研究的同時,還閱讀了大量的哲學著作,尤其是康德的哲學思想,或許,馬克思的那些理論他也拜讀過,畢竟都是猶太人,而且是20世紀最偉大的猶太人。似乎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讀過哲學,所以我想說"馬克思在拯救人類解放的時候,他先拯救了這些科學家",愛因斯坦先讓這些哲學思想凈化心靈之后才開始他的研究,所以每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都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這么說不過分。不然的話,人類的欲望是強大而可怕的,科學家們也不例外,應該感謝他們在科研成功的時候沒有萌生摧毀人類的想法。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掌握了金錢,不是掌握了政治,而是掌握了操縱人的生死大權。

《失落的密碼》中的主人公大衛.斯威夫特是個物理學者,但同時是個對物理學不太精通的歷史學家,他的導師克萊曼生前是愛因斯坦的助手,他在死亡之前告訴了斯威夫特一連串的數字,他便帶著這一連串的數字開始了追尋"統一場論"的下落,在此期間,美國聯邦調查局,還有愛因斯坦的另一個助手古普塔也在追尋這一可以摧毀人類的秘密,由此斯威夫特開始了他的逃亡之旅,最終在他和他朋友的努力之下阻止了這一場人類災難。正義終究戰勝了邪惡,這是小說中完美的結局。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生活中的痛苦終究是痛苦的。前兩天在微博又看到了敘利亞人民正在遭受戰爭的痛苦,一個被炸的渾身是血的小姑娘在鏡頭面前露出了天真的微笑。這一視頻深深刺痛了許多人民的心,都紛紛感謝生在了中國這樣的和平國家。說實話,真的很心酸,她還是個孩子,而她在生命的萌芽之初,世界給予她的卻是這樣一番凄慘景象。"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想到這句詩,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我才覺得薛之謙口中的"世界和平"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他在《高尚》的歌詞中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狼像藏起反犬旁,像從了良。這是一種愿望,更是一種諷刺。那些豺狼,何時才會從良?

雖然現實依舊殘酷,但還是想說: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ps:墻裂推薦《失落的密碼》?。?/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